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马克思主义真理永放光芒
发布时间:2018-04-23 10:30:00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为纪念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的不朽贡献,继承和发扬马克思宝贵的思想遗产,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4月21日在沪召开。

  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百多年来,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始终证明,它是科学理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表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至今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指路明灯,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一门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学问。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人民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源头所在。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提出,我们纪念马克思,本义是学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对待、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像马克思一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过程,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要结合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表示,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马克思主义具有巨大的真理威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广大理论工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要立足时代特点,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的重大意义;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一体化研究,积极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出去”。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实践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海良认为,真理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能够传播于世的基础,而真理性和科学性必须转化为一系列术语和范畴。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术语的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基本遵行和重要启迪。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认为,继承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简单铭记和复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的某些论述、概念和判断,而是要始终坚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理论精髓,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正确前进方向。继承马克思主义,在于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和传播的有机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研究,贯穿于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桑玉成表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发展的实践,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新的学术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诠释性工作”到“研究性工作”、从“功利性取向”向“学术性取向”、从“封闭式视角”到“开放式视角”的转型。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齐卫平看来,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置于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彰显,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站在世界前列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程表明,思想成果不断涌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前提。

  此次会议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记者 查建国 夏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查建国 夏立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