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新中国70年我们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2019-10-14 09:39: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前进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民生问题历来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民生改善政策,采取了切合实际的民生改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民生改善成效,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建成全面小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增强。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积累了不少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民生大于天,民生无小事。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管何时何地,民生问题始终是事关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凋敝,一穷二白。毛泽东同志从巩固新生政权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困难不退缩,采取了一系列民生改善措施,如平抑物价、土地改革等,稳定了民心、巩固了政权,新中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明确提出“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能不能解决好生产力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偏离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和本质要求的情况。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反对所谓“唯生产力论”,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荒谬观点,结果导致经济衰退,民生也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而且是最关键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一心一意搞建设,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到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从21世纪初又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经济40多年持续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三、必须坚持民生问题的解决靠制度规范

  解决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并注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通过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强化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构建一种长久的、稳定的保障民生基本制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政党都不可能靠空喊口号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了制度,就不会轻易改变,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生改善进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具体制度规范缺失。比如有些地方在处理民生问题时只是制定一些临时性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和办法往往只能在短时期内起到极其有限的作用,使民生问题的解决常常处于一种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式”状态,不能纳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其实,改善民生不仅仅是一种号召,也不仅仅是各级政府的承诺和态度。解决民生问题,靠发“礼包”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仅仅依靠下基层慰问也是不行的,这都不足以保证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坚守底线思维,制定了一系列民生改善的制度和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都要通过强化责任、健全制度、落实到人,推动有关方面形成合力,妥善加以解决”,“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

  四、必须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点改善民生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选择,都要坚持立足本国国情,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生保障体系,并根据各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不同特点,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生保障模式。世界各国在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不能照搬照抄,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制度时,既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吸收其科学合理之处,又要立足本国国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全部照搬资本主义国家民生保障模式,也不能完全向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看齐”,而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建立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民生保障制度,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使广大民众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70年。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依靠经济发展、制度规范、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实践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才得以实现,政权才得以巩固。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研究员、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林祖华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