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研究借鉴西方生态哲学
发布时间:2017-11-27 14:31:00

  生态哲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态哲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广义生态哲学既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又研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哲学问题。在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定位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可分为创建和发展两个时期。上世纪60至90年代为西方生态哲学创建期,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标志性文献就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比如,美国学者怀特在其《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中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传统是现代西方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揭开了西方生态哲学对人类中心主义反思和批判的序幕。生态哲学的建制化也完成于这一时期。上世纪7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大学相继开设生态哲学课程,开始培养生态哲学专业研究生,一大批以生态哲学为主题的学术期刊相继问世,如《环境伦理学》《伦理学和动物》等。在这个时期,西方生态哲学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等展开。

  进入新世纪,西方生态哲学研究步入全面发展期。这主要表现为,生态哲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大学普遍得到加强,相关研究机构陆续设立,以生态哲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逐年增多,对生态哲学各类主题的研究全方位展开。这一时期,西方生态哲学研究重点围绕三大主题展开:一是生态本体论,从环境主义角度重新审视和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重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生态自然观与生态自我观。二是生态认识论,致力于打破近代以来以人与自然二分为基础的二元论,重新寻找和建构用于理解和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架构,重新发掘近现代重要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实用主义、过程哲学的生态哲学意蕴。三是生态价值论,主要从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生态政治哲学等维度探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伦理、审美和政治等问题。此外,对不同文明的传统环境哲学思想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比较,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主题。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根据其思想逻辑和价值取向,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可以分为深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三大理论分支。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精神依据。当代西方生态哲学重视世界观、思维模式、价值观等精神因素在缓解生态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形而上层面,深层生态学与生态女性主义都强调一种“关系本体论”,即将人和其他生物均视为生命之网的网结和创造性活动的组成部分,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社会生态学则主张“辩证的自然主义”,既强调生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连续性,认为社会与自然是“连续体”;又强调二者的区别,认为人与自然是“有差异的统一体”。在伦理层面,深层生态学和生态女性主义承认生态共同体中非人类成员的价值和权利,强调人对自然负有直接伦理义务,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新生活方式。社会生态学则倡导一种“辩证的整体主义”,认为个人在社会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中都承担相应义务,对生态共同体的义务与人们自我实现并不矛盾。

  关注生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深层生态学强调现代消费主义与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反对把环境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倡导在生态上可持续的绿色经济。社会生态学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对自然的压迫源于社会内部的压迫,只有消除现实社会中的压迫,生态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强调重建更加平等公正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重要出路。

  对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启示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也存在一些突出局限,例如没有深入探讨现行国际制度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全球资本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不够彻底,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人权未给予足够重视等。尽管如此,研究借鉴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推进生态哲学中国化、建设美丽中国仍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注重生态世界观研究。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应从形而上的维度为人们提供一套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这套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应注重生态世界观研究,既能克服近代西方机械自然观的局限,又能较好容纳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所呼唤的生态自然观。就这一点而言,与对生态价值观的研究相比,中国生态哲学对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的研究亟须加强。

  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等观念,就属于这类重要贡献。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应在反思和借鉴西方生态哲学基础上,创造性阐释和运用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用经过现代生态哲学洗礼的“天人合一”等智慧突破西方生态哲学局限,引领21世纪生态哲学研究。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哲学中国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应系统探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的深层意涵,扎根建设美丽中国实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同时,应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克服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盲点,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作者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通进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