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会“行走”的扁食
发布时间:2022-01-27 09:38:00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的主角,名称繁多,如“饺子/饺儿、水饺、扁食、角角(角子/角儿)、馄饨”等。或基于事物的外部形状而命名,或基于不同的烹饪方法而命名,反映了人们不同的语言认知特点,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方言和汉语史信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用“扁食”指称“饺子”似乎是北方人的“专利”,如东北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晋语,清一色的官话或晋语区;南方的一些方言如闽语、赣语、客家话虽使用“扁食”,但均用来表示“馄饨”,与北方的“扁食(饺子)”同名异实。故北方有“年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饺子)”的俗语;南方福州则有“无燕(‘燕’即‘扁肉燕、扁食’,‘馄饨’义)不成席,无燕不成年”的说法。

为什么南北使用同一“词形”表达不同的概念?我们通过考察历史文献中“扁食/匾食”一词的使用情况来试做回答。

“扁食/匾食”的始见地域及第一次南移

汉民族早已有吃饺子习俗,初以“馄饨”命之。西汉扬雄《方言》曰:“饼谓之飥,或谓之餦馄。”清钱绎《笺疏》:“《众经音义》卷十五引《广雅》:‘馄饨,饼也。’又《北户录》注同。《集韵》《类篇》引作█肫。……《齐民要术》有水引馄饨法,颜之推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据此,“飥”可能就是“馄饨”,从“形如偃月”来看,颜之推所言的“馄饨”状如今天的饺子。宋代,由于烹制方法的不同,“馄饨”“饺子”二分,前者专指水煮馄饨,后者则指非水煮食品,并始用新名称“角子/角儿”和“扁食/匾食”。元明,“角子/角儿”音变为“饺子/饺儿”,发展至今,成为通用名称,烹制方法亦不再限定,煮、煎或蒸均可。而“扁食”名称始于北方,后来移至南方,但对应的实物与北方有了不同。

“扁食(饺子)”在文献中最早见于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一引石茂良《避戎夜话》:“金人供送上左右寝食皆如法,并吃馄饨扁食,乃金人御膳也。”管及所见,宋代还有1例,即林光朝《鹊山碑阴》:“匾食豆羮,名之所聚;布戟列鼎,怨之所满。”林光朝(1114—1178)为莆田(今属福建)人,二十岁之前在家乡读书,两次应试不第后在钱塘从师求教,于宋绍兴九、十年间(1139—1140)返莆“开门教授”近三十年,五十岁得中进士,调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司户参军,后改以左承奉郎任永福知县等,一生未到过北方。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来看,一个人的方言成型期大致是8—15岁,因其15岁之前均在家乡,故其语多少带有一些福建方言色彩。“扁食/匾食”既在北方语言中使用,又在南方福建方言中使用,那是不是通语词呢?“共同语以国都为中心,以上层交际为阵地,日积月累、持续不断、逐步深入地对各方言进行扩散影响”,通语词的使用范围往往以国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渗透,而“扁食/匾食”在宋金文献中的两例一南一北,并没有形成一个以国都为中心的使用区域,说其为通语词恐较难成立。

石茂良爵里及事迹行状虽均不详,但其所记乃金人食物,故方龄贵(1984)曾怀疑“扁食”是女真人最早给汉民族“饺子”所起的名字,后根据新疆唐代墓葬中发现的饺子遗物推断将“饺子”命名为“扁食”可能始于维吾尔人。可由“扁食”的维语对音为证,如《汉维词典》作b藜nx藜,《汉维学习小词典》作benxir,并用维吾尔语同语族的图佤语和撒拉语中“扁食”发音(前者作“bi耷si”,后者作“biansi”)作为旁证,再次说明“饺子”的“扁食”名源于维吾尔人。而且这一名称在文献中最早用于指称金人御膳应该不是偶然的,因为女真语和维吾尔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属于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一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不同程度的具有该语系的共同特点”。金人语言中的“饺子”发音或与同语系的维吾尔语读音相近,故被汉人石茂良记作“扁食”。综上,汉民族饺子实物早在唐代就已传至我国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维人据形用“b藜nx藜/benxir”称之,汉人音译为“扁食/匾食”,在唐宋初见时或当流行于北方。至于林光朝笔下的1例,许由民族迁移所致。唐末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北方百姓为避战乱掀起两次大规模南迁浪潮,江南、淮南、江西、福建等是主要的迁入地。这两次移民都有机会使北词“匾食/扁食”南迁至闽。不过此次南移,“扁食”所指称的对象并未变化。

“扁食/匾食”的二次南移及

南北“同名异实”的形成

元明清仍多用于北方,故徐珂《清稗类钞》“扁食”条云:“北方俗语,凡饵之属,水饺、锅贴之属,统称为扁食。”具体如下。

元代,无名氏《嘲妓家匾食》1例,施惠《幽闺记》1例。施惠虽系杭州人,但王晓家、王鲁鲁考其为元末明初人,并推测其可能为女真族人,他的祖上是随着金国的灭亡南下流寓到浙江杭州或钱塘一带的。若此,其笔下的“匾食”恰是其北方家乡话的反映。

明代,朱有燉杂剧1例;《朴通事谚解》2例;《金瓶梅》(崇)5例;《西游记》1例;《明宫史·火集》1例;汤显祖戏曲《邯郸记》和小品文《答王宇泰》各1例;《东度记》1例;《宛署杂记》1例。

清代,《姑妄言》1例;吴理《崇祯宫词注》1例;《老乞大新释》1例;《醒世姻缘传》5例;《聊斋俚曲集》2例;《歧路灯》1例;《白雪遗音》2例;《再生缘》1例;《品花宝鉴》3例;《帝京岁时纪胜》1例。

明清用例除《西游记》(江淮官话色彩)、汤显祖作品(汤系江西抚州临川人)和《崇祯宫词注》(注者吴理系浙江钱塘人)外,余多用在北方。如朱有燉系安徽凤阳(中原官话区)人,一生“南游于江汉,北历于沙漠”,其语难免不染其北;《朴通事谚解》和《老乞大新释》带有北京话色彩;《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带有山东方言色彩;《明宫史》例乃吕毖选录《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而成,其记载的岁时民俗带有明显的北京地方性特征,所用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或受当地方言的影响;《东度记》作者方汝浩为河南人,创作语言多少带有河南方言色彩。《宛署杂记》系北京地方志,记录了明万历年间北京的风土人情,带有北京话色彩。《姑妄言》一书语言较为复杂,王祖霞提到书中所涉方言有吴方言、江淮方言、山东方言、辽东方言和北京方言,故其笔下的“扁食”许是北方话成分;《歧路灯》具有河南方言色彩;《白雪遗音》的编者华广生系山东历城人,其语多少带有山东方言色彩;《再生缘》作者陈端生虽系杭州人,但其书绝大部分内容都于北京写就,难免不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品花宝鉴》作者陈森虽系江苏常州人,但据鲁迅、许隽超可知,陈森久寓北京,居京时创作了《品花宝鉴》,其创作语言多少会受北京话的影响;《帝京岁时纪胜》作者潘荣陛系北京大兴人,其语带有北京话色彩。

由上可知,“扁食”以北方使用为主,同时开始了第二次南移。《西游记》、汤显祖作品和《崇祯宫词注》例即可证明,尽管《西游记》的方言基础存有争议,吴理生平事迹所载较少,但汤显祖生于临川,长于临川,一生除极短暂的进京赶考经历外,余皆在南方活动。这说明“扁食(匾食)”确曾南移,不过传至南方后,南方人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用以指称“馄饨”。如明刊本《李九我批评破窑记》第十三出【金钱花】:“诸尊菩萨降来临,只有两个金钢寻不见,王婆店里吃馄饨。”《释义》云:馄饨“以面为饼,以肉裹之,即今之扁食也。”李九我的批评包括眉批、释义和音字三部分。李九我系福建晋江人,他在《释义》部分以“扁食”释“馄饨”,可证“扁食”传至南方后其指称对象的变化。明清地方志中用“扁食”指称“馄饨”者记载颇多,略举一二,如嘉靖三十七年《吴江县志》卷十三《典礼志三·风俗》:“六月六日,脍肉裹面作匾食食之,俗呼馄饨。”李实《蜀语》:“馄饨曰匾食,射洪县绝品。”道光二十一年《遵义府志》卷二十《风俗》:“馄饨曰扁食。”明清方言中表“馄饨”的“扁食”有些虽未沿用至今(今四川话已不用“扁食”,而用“抄手”和“包面”),但却证明了“扁食”传至南方后“所指”发生变化的不争事实。

“扁食”的辗转与定型

“饺子”实物由汉至维,“扁食”名称由维至汉,折射出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互鉴和交流。“扁食”名称入汉后,又由北至南,形成南北共用同一词形的语言事实。《现代汉语词典》释“匾食(扁食)”为“〈方〉饺子或馄饨”。实际上,在南北方言中,“扁食”或指“馄饨”,或指“饺子”,几无杂厕。且南“扁食(馄饨)”北“扁食(饺子)”地域分布鲜明,从历时层面看,南北扁食的“同名异实”大概萌芽于明清时期,其形成原因和民族的迁移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密不可分。

“普—方”“方—方”之间“同实异名”和“同名异实”现象屡见不鲜,看似同一词形,听似同一名称,但却对应不同实物。因此在方言地理学的田野调查中,要注重词形和实物的结合,不仅要考虑词形所指事物的形制和分类,还要把不同地区容易混淆的事物照片出示给发音人。“扁食”的南北不同所指说明了南北词语的移动和融合,正是南北语言的交融,汇织成今天纵横交错又层次分明的方言分布画卷。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元南北官话方言词汇比较研究”负责人、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海媚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