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3-01-31 10:31:00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方面不懈努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要深刻认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长期以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套用以解释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霸权式理论与范式,其核心特征是:以西方文明的标准来评判全世界,回避甚至否认多元文明、多元文化的合理性。西方中心主义的根源在于他们对“人”和“民族国家”的理解与界定完全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种一元主义的话语格局不仅不利于中国形象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无助于世界文明的良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做好国际传播,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好“自我”的问题,也就是主体性问题。

在国际传播中牢牢掌握历史和文化主动权,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其核心就是要在深层次的认知层面解决文化身份认同这一关键问题,避免出现西方偏颇认知下的自我失位。特别是在我国日益走向国际中心舞台、有能力在全球性重要议题中发挥作用及为全人类福祉作出贡献的当下,尤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悠久的文化积累和创新性的社会发展经验为依托,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要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明确国际传播“讲什么”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文化自信的基源在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既能体现文化自信,也会巩固文化自信。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

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国故事应当是多维度的,是动态构成的,它既应包括传统文化精髓,也应当涵盖当下中国实践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传播“讲什么”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处理好中华文明“存量”和“增量”之间的关系。“存量”是指那些已发生并传播的中国标识和文化精髓,而“增量”则面向当下和未来,是正在进行和有待被开发的文化资源。

要加快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需要思想、理论、制度层面的宏观指引,也离不开操作层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如何使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真实可信,这是中国故事“如何讲”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行之有效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要让中国故事真正走出去,必须拓展渠道终端、创新方法手段、丰富产品形态,在新技术的赋能下,构建具有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权威性的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

加强对外文化贸易赋能。除专门性的传播活动外,国际传播还广泛存在于一切国际间的事务往来中。其中,对外文化贸易与国际形象传播就彼此渗透、相互促进。高质量的对外文化贸易所产出和输送的优秀文化产品与服务,其自身就是国际传播的绝佳媒介,在给予世界高品质文化享受的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赋能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形象的展示。与此同时,高质量国际传播所营造的优越国际舆论环境,同样也是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有效手段。

注重聚焦于解决方案的传播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应当注重强化传播活动自身的问题导向,从全球共同关切的议题出发,发起共同参与的行动,从“我来讲”转变为“我们一起做”,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达成传播的使命。

要积极拓展多元话语主体矩阵。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外传播的话语主体应从最初的政府发言人、国家主流媒体等具有官方代表性质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扩展为包含对外企业机构、智库机构、商业平台和民间个体等多层次、跨领域、全方位的多元话语主体矩阵。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甚至重构着原有的国际传播格局,不仅话语空间逐渐向多维度延展,话语主体也从单一的政府话语主体拓展为由学术话语主体和民间话语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多元主体矩阵。

实现多元话语主体矩阵的构建与拓展,我们应当把握三个转变:其一,国际传播已经从一项专业性较高的职业活动转变为多数人可参与的社会公共活动,因而不仅需要主流媒体这种“硬媒介”,更需由多方整合的“软媒介”。其二,国际传播已从单向度的“向世界发声”转变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基础上的双向沟通过程,身处其中的传播主体不仅应当是中国形象的传递者,也应当是中外对话桥梁和平台的搭建者,让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从单纯的“我”变为“我们”和“他们”所组成的共同体。其三,技术赋能下“人人皆媒”的现实情境正在加速使国际传播能力从一种职业素养转变为一种公共素养,这意味着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定位也应从专业性培养逐步转变为通识教育,以人人参与的“全民外交”来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理论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张红军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