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24日在古都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为主题。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石鹏建教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教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杨祥主任,以及教育部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高等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教学院长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等800余人参加了会议。
11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学陈懿院士宣布大会正式开幕。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首先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石鹏建教授分别作了讲话。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教授致辞。宋书记代表学校对与会代表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学科发展现状。学校自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促进学校的综合化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当前南京师范大学正在着力建设“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开启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南京师范大学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去。近年来,学校确立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的理念,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强化精品课程、博雅课程、研究性示范课程等建设,丰富本科教学优质资源,完善多样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1月2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傅康生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大会报告。傅康生副校长以南京师范大学课程建设为例,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三个方面作了汇报。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精心打造优质精品课程资源,逐渐形成了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以教学团队为主体、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依托,从校级、省级到国家级精品课程不断培育建设的思路。在“十二五”国家新一轮开放课程建设中,南京师范大学已获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建设与立项建设15门,截至目前已有6门课程成功上线。傅校长结合南京师范大学“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和王建教授、徐克谦教授的网络博雅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开放课程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
11月24日上午,大会分为三个分会场,分别由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吴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张连红教授、广西大学副校长韦化教授主持,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和交流互动。
24日中午,大会顺利闭幕。本次研讨会共进行了9场大会主题报告和18场分会场专题报告,为广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开放课程主讲教师搭建了交流、研讨建设经验,共享、应用建设成果的平台,对于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观念革新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