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考古的富矿,这些年,我们无论是在史前、都城等传统的考古领域,还是在水下考古等新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填补了很多空白,同时也为今后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资料。一起来看2013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考古大事件。
秦始皇陵考古重大发现 疑似地下“军备库”曝光
秦始皇帝陵在世界上被认为是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自从1974年被发现到现在,考古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近,编号为“K9801”,面积13000多平米的一个陪葬坑正在试发掘,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陪葬坑很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一座大型军备库。
从出土的文物看,兵马俑的质地与铠甲的质地完全不同,显然铠甲的石料加工工艺,比兵马俑的泥土烧制工艺要考究得多,精细得多。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断,当时秦军有着严明的等级和待遇区分。
而除了铠甲、头盔,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披在战马身上的马甲以及和车马配备的青铜零部件等。这些迹象都表明K9801陪葬坑的功能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军备库”。
扬州隋炀帝墓获确认:发现古代最高等级金玉带
隋炀帝墓2号墓出土的铜编钟
今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乾陵保护总体规划》,标志着陕西乾陵考古调查正式启动。根据这个总体规划,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完成考古报告,主要是对乾陵的陵园范围、布局和建筑遗迹结构进行全面了解。
千百年来,乾陵地宫的具体位置一直是谜。新中国成立后,在修筑西安至兰州公路时,人们偶然发现了封闭地宫隧道的石条,从而揭开了这个谜底。从1960年4月开始,考古工作者对乾陵地宫隧道进行了发掘。发掘结果表明,隧道和地宫是在山体岩石上开凿的,以石条填塞,石条缝隙之间以铁锡溶液浇注,从而使山体浑然一体。这个发掘结果也与《旧唐书》的记载基本一致。
如今,乾陵考古调查正式启动,将为乾陵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也为将来乾陵的发掘提供翔实的资料、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