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构建苏锡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06-14 09:3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苏处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在参与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江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沪浙皖协同联动,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地落实。

苏锡常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群。推进苏锡常一体化,提高苏锡常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对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在全国20强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依次入选。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以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新活动组织,以及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等,都受到这些推动力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应运而生,在研究创新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分析创新理论中起到关键作用。苏州有以下三个特点:创新平台多,积极吸纳人才团队,城市的开放程度高。无锡有以下三个特点:创新平台多,非常注重产业特色,企业活力强。由此可见,常州完善创新生态体系的突破路径: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资源是动力,环境是保障。

丰富创新主体,增加创新型企业。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工程,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根据不同规模、行业类别的企业分别建设不同级别、方向的企业研发机构,更好地引导企业实施创新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引进创新人才。在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上,一方面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吸纳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整合优质创新资源,集中力量研发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技术或产品,引导、辅助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另一方面,培育一批瞪羚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通过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承担省级及以上高水平科技计划项目、研发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造高附加值和高端化产品等举措,使其发展成产品好、增长快的瞪羚企业。此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重点引导支持一批孵化器、加速器内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通过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提升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完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等方式,使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引领产业创新突破。一个城市的产业贵在于精、不在于多;重在于产业集中、联动支持。引领产业创新突破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紧紧抓住重大科技项目,一鼓作气攻克关键技术。每年协同推进一定数量的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定责跟进、靠前服务、成效运用四大机制,力求“转化项目出效益、平台项目见实效、研发项目上水平、产学研项目求突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一批市场占比大、附加值高的传统产业,培育一批引领性、高成长性的前瞻性产业,建设一批全国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在终端产品上实现突破。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思维,推进一批产品从单一化向集成化、终端化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三是围绕专题创新园区建设提升,突破产业短板。通过建设提升一批专题创新园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领域,招引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弥补产业短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提高创新绩效的同时,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在创新的意识、投入、政策、服务上下功夫,打好“组合拳”。强化创新意识,抓创新就是抓长远,要舍得、等得,经得住质疑、耐得住寂寞。强化创新投入,优化现有政策体系,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按照突出重点、集中集成的原则,新增经费将重点支持重大载体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金融发展。强化创新政策,一方面要落实好上级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等创新链各环节政策的衔接配套,推进科技、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各类政策的综合运用,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强对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的公共采购、商业化前采购和消费激励等需求侧政策的探索与应用,围绕现行的创新政策,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协调机制。强化创新服务,一方面要繁荣发展科技服务相关业态,提升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创新形式和方式方法,建立各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创新服务组织,通过产业创新联盟和行业发展协会等社会化机构来提升创新服务水平。

(作者为常州工学院社科处成果管理科科长,博士)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殷 孜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