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让越来越多参保群众享受异地结算便利
发布时间:2025-02-17 09:18:00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医疗保障是保障人民健康、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是完善医保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突出关切的重要改革举措,已连续多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建机制、统政策、搭平台、优服务,持续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从住院费用到普通门诊费用、再到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病种由原来的5种扩大到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等10种,基本覆盖了跨省报销门诊慢特病费用的90%以上。同时,提供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64.40万家,比上年增加9.36万家,异地就医结算实现了县域可及。这些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跨省直接结算的便利。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达2.38亿,减少资金垫付1947.25亿元,分别比2023年增长了84.70%、26.71%。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涉及不同地区,加强统筹才能提升跨区域业务协同处理能力。比如,为破解异地就医备案难的问题,2024年在全面实现异地就医备案“跨省通办”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备案材料、压实办理时限、完善线上服务功能,通过国家统一线上备案渠道成功办理备案1172.97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了45.85%;为保障跨省直接结算交易成功率,通过交叉调研、刷卡实测、搭建问题协同平台,探索建立报错问题常态化治理机制,2024年实现每日跨省交易量平均360多万笔,成功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国家医保局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按季度发布公共服务信息、增加温馨提示等,方便参保群众及时获取信息、享受跨省结算便利。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政策、管理、服务等跨领域业务协同,提升改革成效。2024年,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的通知》,为各地加强异地就医备案管理、合理确定异地就医结算报销政策、强化就医地管理、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服务等工作提供了指引。异地就医业务协同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多层级跨区域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同时,医保与财政等跨部门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2024年完成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清算12期,有效保障医保资金运行平稳。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的需求相比,现行医保政策、基金管理等仍有待优化。只有持续深化改革,通过规范异地就医备案、做好个人承诺制备案核查,强化就医地管理、推进异地就医费用纳入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异地就医结算、巩固提升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等,才能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文君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