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政策制度
资料下载
重点智库
社科动态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发布时间:2025-08-20 10:42:00

本报苏州讯 为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8月17日,苏州市社会科学院举行2025年第二期“前沿”社科活动,邀请多位社科界专家学者围绕“现代化人民城市,苏州怎么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近年来,苏州围绕现代化城市进行全方位规划建设,深度推进古城更新,培育科创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强化智慧治理。苏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韦国岭介绍说,苏州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实践中主要形成了五个方向:塑造古今交融的空间现代化、构建智慧韧性的治理现代化、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现代化、培育开放包容的人文现代化、创新共建共享的民生现代化。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和文化竞争力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洪银兴认为,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要遵循人文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寻求经济和人文相互转化、共同繁荣的机制。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要在保持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高起点发展体现时代和科技特征的现代文化。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发展动能,以文化开放提升城市软实力。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认为,高水平开放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必由之路,要继续深化制度开放、产业开放,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国际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其中,文化开放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关键支撑,要更加注重文化层面的开放融合,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国际化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

创新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首要特征。南京大学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认为,作为人文经济共同繁荣的样板城市,苏州建设创新型现代化人民城市,要注重“以新创新”“以强做强”“以市场赢得市场”,优化政府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机制,创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业态,不断增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科创动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记者 王广禄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