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识事物有两种思维方法。一种方法是从“宽处”着眼的整体论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将问题的全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种方法是从“窄处”着眼的还原论方法,将需要认识的事物像拆卸机械钟表一样进行层层分解,先考察和认识被分解后的事物的组成部分,然后将这些对组成部分形成的认识组合起来,从而推出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两种思维方法交织互现,共同促进,在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我们可以将这两种认识论方法形象地概括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宽”“窄”之道。
整体论的思想古已有之。《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卦和爻反映出古人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古代的五行学说则认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实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和平衡。道家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既是形上本体,又是人生的法则。道家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一个万物一体的整体。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总和”的著名论断。他主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有目的然后才有目的的实现;没有整体,我们就不能理解部分。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的整体论都是朴素的整体论,都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古代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古代的整体论大多停留在抽象的思辨层次,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笼统的猜测和虚无缥缈的循环,缺少科学理论的支撑。整体与局部被割裂开来,整体无法被还原到更精细的局部,微观层面的局部问题则被忽视掉,失去对部分的细化,也就更谈不上研究认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因此,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和事物,一旦需要使用具体的工具和方法的时候,朴素的整体论便进入了只有“直观和描述”的死胡同。可以说,朴素的整体论方法虽然是从“宽”处着眼,但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还原论方法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著名代表人物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万物都由原子和虚空构成。这一将事物细分为原子来认识事物的思想,经过转化和发展,在17世纪的欧洲形成了系统的还原论。17世纪还原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在《方法论》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还原论方法的基本原则:“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人们经常用“盲人摸象”来比喻一些人在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看不到事物的整体,无法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事物。笛卡尔所主张的还原论方法,就类似于“盲人摸象”。不过,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性的。盲人之所以采取摸象的方法,是因为其认识大象的能力受限,只有采用摸象的方法才能够获得对象的认知。在近代,落后的实验手段和观测仪器导致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不足,科学家们只能采用“盲人摸象”的方法将自然整体进行“分割”后,先对每一个局部进行认识,然后再将这些认识组合起来。
因此,还原论是一种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认识方法论。它大大推动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当今人类所取得的大量的自然科学成果仍然是建立在还原论的基础上的。以牛顿力学的建立为标志,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还原论方法从物理学向化学、生物学甚至社会科学不断渗透。化学原子—分子学说、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原理等科学原理无不以还原论方法为基础。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原论逐步获得了主导地位,成为了一种观察认识事物的思维定势。
还原论者追求世界背后最微小最终极的部分,认为只要时间足够,世界上未知的领域最终都能够被还原为可知的部分,没有什么是还原论不能够解决的。高级的复杂运动被还原为低级运动,生物学规律被还原为分子水平的运动规律,进而又被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世界也被还原成为由类似于“宇宙之砖”的基本粒子所构成的世界,事物的运动发展被视为微粒的分与合。这种思维方式把事物分割之后获得了认识,但是当把这些碎片化的认识进行“组合”之后,这些“组合”后的认识有时候却无法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整体性质。特别是面对复杂性程度较高的事物时,还原论方法表现出明显的狭隘性。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说:“当我对生命中的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可以说,还原论方法从“窄”处着眼,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可以从“宽处”的整体开始,也可以从“窄处”的局部开始,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不能走极端,不能把认识仅仅停留在整体层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局部层次,要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将对事物的认识在整体和局部的各个层次联结起来,实现“宽”和“窄”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为现代整体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这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揭示了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又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世界辩证性质的内涵和外延。
从20世纪初开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整体论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20年代,强调以整体的动力结构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为以整体论为基础的认识论提供了心理学支撑。同一时期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生物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只有把有机体当做一个整体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有机体的组织原理。二战之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早期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形成,这使得整体论的方法不仅仅停留在思辨的哲学层次,而是进一步延展到科学层次,有了与之直接相关的科学理论。同一时期,运筹学、信息学、管理学的发展,促成了系统工程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的形成。这又使整体论方法在工程和技术领域得到了支撑和应用。
这些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构成了整体论方法从哲学到科学,再到工程技术各个层面的完整图景。20世纪70年代开始,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进一步推进了整体论的发展。1999年4月2日《科学》杂志邀请了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生态、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科学家撰写文章介绍各自领域关于复杂系统的研究进展。这期名为“复杂系统”专辑的前言的标题为《超越还原论》。这说明,用科学的整体论方法认识和研究事物已经开始形成趋势。
现代系统论不是用空洞的整体论来反对刻板的还原论,而是把系统的整体性和局部的具体性有机结合,实现了整体论和还原论、“宽”和“窄”两个层面的辩证统一。它以新的方式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普遍原理的具体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