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从“止—虑—得”中去感悟经典
发布时间:2018-09-14 09:40:00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领导干部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对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要为人民服好务,就必须根据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品质和性格气质。为此,从传统文化经典的角度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干部学习观,对树立“四个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值得人们去探索、去追溯、去研究,这是它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还可以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它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大学》中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的记载。“止”是自我认知后的目标设定,确定目标,才能志向坚定,才能内心明静、镇静不躁、心静身安,才会思虑周详,而后获得成功。“知止所住,就是‘望尽天涯路’,是设定目标;心静身安,就是‘终不悔’,是坚守的过程;虑后能得,就是‘蓦然回首’,是在收获成功”。“止—虑—得”三字,即对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学习提出的三种要求。

  止

  学习首先要明晰当下的迷茫与困惑,在困惑中眺望远方、叩问理想,开启对未知的探索。在追梦的路上审视现在、规划未来、坚定理想,就将走上“独上高楼”的求学境界。

  明辨自身。才能、天资、学养的差异,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首先要明辨自身,知自身“足”与“不足”,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是一种认识能力,只有明辨自身的长短优劣,才能为求学提供动力,明晰方向,制定一条适宜的求学之路。领导干部应具备明辨自身、判断自身水平的能力和素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随着时代的变革、经验阅历的提升,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观,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在一定的阶段提升至质的飞跃,进入“望尽天涯路”新的境界。

  学贵立志。在自辨中经历迷惘和困惑,从孤苦到登高望远,逐步实现“望尽天涯路”的目标笃定,求学者就此开启了对人生大道的追求。君子“志于学”,来自“为何而学”的理想自觉。学习是为了理想,是为更好应对现实。比如,立志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对学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源泉。朱熹少时曾以“成圣”为修身目标,从而使他的人生得以不断精进。将自身所学运用于“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上,从而推动了社会、国家的不断发展。

  虑

  设定目标后,就需要有犹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奋勇直前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坚持。追求学习之乐是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它不同于生理之乐、功利之乐,因而要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努力,要视“学”为切己的学问。

  以学为乐。“学”不仅可以增强人的才能,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优化人的性格,故“乐”莫大焉。“乐之:乐在其中”,故能“把‘应该’去做的转化为‘自然’去做的”。拥有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在求学中“苦中作乐”,“默而识之,学之不厌”,领悟书中真谛,取得学业上的不断进步。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殚精竭虑不能体会到心智豁然开朗的乐趣,从而也难以实现儒家求学由“独乐”走向“众乐”的终极目标。正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

  学思结合。学与思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是思考的前提基础,不能言思忘学。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手段。通过学习,疑惑得所决,学习得所获。不学只可“小见”不可“大知”。但死读书是不足取的。学习要善于存疑、自主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把所见所闻进行深度选择、引申、归纳,变感性认识为理想认识。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学习并不妨碍思考,以广博的学识为基础,才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思考更能促进学习,通过艰苦深入的思考,越发感到学之不足,从而更勤奋地学习。学习与思考相互促进,使人的认识日益向广博和深入发展。因此,学习当交修并行,不可偏废一方。”因此,要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找解决之策。

  得

  在学习中不畏困难、坚持不懈,通过量变到质变,便能苦尽甘来、收获光明。经历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个境界的拼搏、充实,“虑”后而“得”,在学习和实践体会“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心境变化,最终在“蓦然回首”中收获成功,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温故知新。学习要“温故知新”。随着学习知识的复杂化、多样化,个人虽可在短期内对所学知识有所体悟,但这些知识还不归属于心得,难以熟记于心。因此,必须经历时复时、日复日的数数反复的巩固阶段。即“日无忘其所得”“日知其所无”。所谓“知”,不是机械式的反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是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和加工,从中体悟到新的道理的阶段。故与新是矛盾的统一体,从故到新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扬弃、有继承、更有创新。因此,在学习中必须遵循“温故知新”的规律,时常巩固,使知识理论化、系统化,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知行合一。实践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学习离开了行无以为知。伊尹曾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荀子也强调知行的结合,用“不登高山,不知天是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道出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通过反复的实践,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的相统一,最终才能实现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终归于实践,学行是相互作用的。学习的知识要依靠实践来检验,而它又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学行不能相混,但学行又是统一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行。学行一致,学习才不是空谈。

  总之,领导干部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在注重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学习。要结合自身特长和工作实际,清醒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最终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止—虑—得”三种境界深度融合,从而获得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冯文燕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