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黄荭
发布时间:2013-11-05 14:04:00

  黄荭,1973年生,浙江乐清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理解与误读:‘杜拉斯神话’的窥破”(08CWW011)。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通过写作构筑了自身和当代出版的一个“神话”。新小说、新浪潮电影、女权主义等多种艺术流派和写作时尚都无法漠视她的存在,但她始终游离在潮流边缘,不为理论所拘囿。在法国,杜拉斯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起渐热,先后涌现出一批“杜学”专家;在中国,其作品译介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翻译、评论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情人》在中国已经成为某种文学现象和时尚,杜拉斯写作也成了当下中国一批作家学习和效仿的典范,“女性写作”、“私人化写作”都明显地带有杜拉斯影响的印记。伴随2006年纪念作家辞世十周年系列活动,她再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和出版的热点。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法国杜拉斯研究追踪与透视。从20世纪50年代《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龚古尔奖失之交臂开始,法国的杜拉斯研究就已经开始,在70年代逐渐成形,但当时杜拉斯还是一个小众的典型知识分子作家、先锋戏剧导演和新浪潮电影艺术家。这一时期杜拉斯的文本-戏剧-电影创作交叉糅合,作家通过多种实验艺术手法寻找风格和主题的突破,引起了学院派研究对她的关注,涌现了从叙事学、风格学、精神分析学、女权话语和历史等角度出发研究杜拉斯文本的著述,形成了一批“杜学”家和“杜迷”。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杜拉斯开始走向大众,风格开始“通俗化”。杜拉斯研究的重点也转到传记和自传上来,“杜拉斯神话”开始流传,十余种传记问世,最具自传色彩的文本《堤坝》、《伊甸影院》、《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受追捧,异国情调-文化之根、虚构-真实、回忆-遗忘都是探讨和研究的中心论题。

  2. 国内杜拉斯研究梳理与反思。中国对杜拉斯的译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很快中国情人和龚古尔奖让杜拉斯在中国走红,并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关注点和作家及小资读者群的阅读时尚。梳理三次“杜拉斯热”及其在中国译介和中国学者研究各个时期的特点并剖析“杜拉斯神话在中国”的文化和其他社会原因。

  3. 杜拉斯艺术风格研究。主要挖掘杜拉斯文本-戏剧-电影多种不同艺术形式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的艺术探索。从文本到戏剧到电影再回归到文本,杜拉斯完成了写作-去写作-再写作的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从新小说到新戏剧到新浪潮电影,在断续-延续的悖论中,完成了杜拉斯对风格永无止境的追求和对自身“神话”的建构。

  4. 杜拉斯作品的影响和接受研究。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探讨杜拉斯作品在国外尤其是在中国的译介、影响和接受历程。由于杜拉斯多数作品浸透了浓郁的“东方情结”和狂热的“自述身世”的历史沧桑感,她在中国的接受便很好地契合了“新时期文学”潮流的种种变迁。80年代初译介到中国的作品和“伤痕文学”有相通之处、90年代以来《情人》现象在中国文学界和小资小私风尚中激起种种反响和误读、杜拉斯作品对中国作家尤其是女作家产生影响(个人意识的觉醒、传记文学“我叙事”的兴起、自传体小说、女性话语和身体写作等方面)。90年代后期以来,受“杜拉斯神话”光环投射的一些中国作家的作品又被译介到法国,这种文学文本的再生和变异的双向路径也很值得考量。

  本研究选择杜拉斯这位身处中西方文化交汇处的法国作家为题,从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窥探和透析“杜拉斯神话”的建构,通过个案分析考察文学经典生成、译介和接受途径,进而去把握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的规律,去捕捉中法当代文坛出现的某些热点和时尚,引发对异域和本土、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化之根和精神流浪、经典和通俗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对这一中西方互视互动的文学关系的梳理不仅有助于深入全面地了解杜拉斯写作的内在机制,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当代文坛的某些文学现象和流行时尚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黄荭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近年来,她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

来源:省社科规划办   作者:黄荭   编辑:冯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