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党建引领 精心谋划 高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发布时间:2022-11-24 14:41:00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乡村建设行动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度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应以党建为引领,多渠道开展空间治理、全方位推动人才振兴、宽领域促进产业发展、深层次培育文明乡风。

党建引领是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乡村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现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于乡村发展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深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力量,党员干部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确保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干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自觉成为实施乡村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大党员发展力度,特别注重对村庄致富能手、文化能人等群体的引领,吸收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入党,建立一支敢担当、敢作为、敢干事的党员队伍。此外,还可以通过创建党员保护岗等形式,明确党员干部管理范围和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失职追究长效机制,确保乡村建设为百姓造福。

空间治理是乡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将“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因地制宜界定乡村建设规划范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村庄空间可以分为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乡村建设的客观载体。在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村庄空间的内在结构和秩序格局发生了变化,一些村庄的生产空间遭到占用、生态空间受到破坏、生活空间逐渐孤立。面对这一现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生产空间的生产属性,尤其不能随意改变耕地用途,保护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其次,要尊重生态空间的价值逻辑,优化村庄自然肌理。诸如,可以通过以塘建景、创建健康步道、打造最美乡村公路等方式优化乡村生态资源配置,改善乡村生态空间。最后,要优化生活空间的分布格局。乡村建设不能脱离乡村发展实际和村庄地方性知识,一方面应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惯习,以满足村民真正生活需要为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对村庄传统建筑、特色风貌、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利用,提升村民对村庄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活空间。

人才振兴是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强化人才技术标准支撑”的要求,指出要“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当前一些有技术的青年大多选择在城里安家,在城里找工作,而不愿回到乡村发展。对于乡村而言,缺少技术人才,尤其是缺乏青年技术人才是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短板。乡村建设在外塑形象的同时,需要注重在村庄营造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和人才带动的引领作用。政府应向农村释放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青年回乡创业,鼓励城里懂科技的青年回村致富,让科技人才更好投入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应健全农业农村科技服务宣传和推广体系,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运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可以组织科研技术人员下乡送技术、送良种、传经送宝;同时依托农技服务站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种养植(殖)培训”,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学到一门致富技术,在干事创业上有知识、有底气,帮助农民成立自己的科研队伍,培养一支懂科技、爱农村、爱农民的“土专家”。

产业发展是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从农村道路畅通、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阐释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强调要“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等。外观美丽的乡村新貌,必须依靠产业发展才能更加持久。首先,整合村庄特色优势资源,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当前,虽然我国大部分乡村都具有一定产业,并获得了良好发展,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乡村产业在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布局上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乡村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立足村庄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变散为整,避免乡村产业同质化、低效化竞争,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其次,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初始产品生产阶段,应在提优增质上下功夫,树立精品意识、品牌价值。乡村建设需要配合产业发展需要,通过畅通农村道路、优化网络资源、完善厂房设备等途径,推动乡村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产品增值。最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基于一二产业的稳步发展,将餐饮、服务、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融入其中,在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同时,打造出既有村庄特色又具有现代元素的乡村风貌。

文明乡风是乡村建设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对“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文明乡风指明了方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的最大公约数,内含着村民真正的思想道德要求。村庄可以结合村民的生活惯习,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新型乡村文化平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推进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可以定期组织“理论宣讲”“道德研讨”“专家课堂”等理论活动,并根据村庄实际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好人”“最好家庭”等评选工作,向村民传播精神食粮,凝聚发展正能量,让村民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学习身边人的感人事迹,推动村庄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总体上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应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提下,推动空间治理、促进人才振兴、加快产业发展、培育文明乡风,不断促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公共服务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空间正义问题研究”(19CZX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浥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