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苏州莫厘王氏家谱10年续修成功
散落在全世界的王氏后裔现有2000多位
发布时间:2014-10-21 09:00:00

   

  ▲《莫厘王氏家谱续集》是以1937年《洞庭王氏家谱》为底本。 □记者濮建明摄

  

  “借家谱续修成功之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族亲聚首,缅怀祖先业绩,继承、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让敦厚、朴实、勤奋、崇德尚善的品德世代相传。”10月19日、20日两天,来自全国14个省市270多位东山莫厘王氏的后裔相聚在王鏊纪念馆,拜谒祖先,庆祝《莫厘王氏家谱续集》修成。

  东山莫厘王氏是南宋初自汴梁迁居姑苏洞庭东山的,是自明清以来苏州著名的世家大族。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鏊是莫厘王氏第十世。近代知名的王氏后裔有王季烈、王季同、王季点、王季绪、王季玉等科技专家、教育家,后来更涌现出王守竞、王守武、王守觉、王淑贞等一批我国科技界的顶尖人物。

  从2004年起,在苏州的王守青等10位王氏后裔提议,以1937年《洞庭王氏家谱》为底本,续修王氏家谱,至今历时10年修成。据家谱资料记录,目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王氏后裔在世的共有2000多位。这次聚会,吸引了来自甘肃、湖北、河北、天津、上海等地的王氏后裔,其中年龄最大的有102岁,最小的2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觉专程发来贺电。

  “离上一届修谱,时隔77年”,今年82岁高龄的王守青老人是这次续修家谱的主要负责人,这一次家谱续修完成,意味着莫厘王氏自南宋迁至东山至今,王氏宗族的历史得以完整记载。10年修谱工作,个中艰辛,老人一言难尽。

  要修谱,得先从寻亲开始着手。77年中,王氏后裔迁徙变化很大,大部分失去联系。为了摸清宗族脉络,王守青克服年龄大等困难,经常“出差”,辗转各地,寻找失散各地的族亲。

  “没有王守青老先生的执着与热忱,就没有我们湖北金镶支的重回莫厘。”作为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莫厘王氏金镶支第二十九世族亲代表,这次从湖北赶来东山聚会,王其炜激动万分。他介绍说,金镶王氏是莫厘王氏的一个分支,是王鏊堂兄王钟的后裔支系。

  金镶支与莫厘王氏离散已有400多年了。王其炜有一次上网查找王鏊的一些情况时,偶然看到王守青续修莫厘王氏家谱的消息,便通过网络与王守青取得联系。在王守青的帮助下,理清了金镶支与莫厘王氏的传承关系,续修进家谱,重回莫厘王氏这个大家庭。

  与金镶支王氏类似,徐州有一支王氏后裔也在这次修谱中寻到自己的根。为了寻得徐州这支后裔,王守青多次前往徐州,几经曲折。大约250年前,徐州分支就在彭城落户安家。子孙繁衍了几百人,但互不相识。这次回到大家庭,大家万分高兴,并将徐州分支共11世后人的历史进行了整理,续修了徐州支谱。(记者 陈秀雅)

原标题:莫厘王氏家谱10年续修成功

原地址:http://epaper.subaonet.com/szrb/html/2014-10/21/content_276424.htm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