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两岸携手传珍本 稀世成果惠学林
发布时间:2013-12-05 08:38:00

   

  《子海》首批重大成果发布暨子书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30日在山东大学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山东省原副省长、第八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林书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 第九届、第十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项楚,台湾大学名誉教授、世新大学讲座教授曾永义,及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主持发布会,校长张荣致欢迎词并赠书,副校长陈炎主持学者发言讨论会。

  《子海珍本编》第一辑是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的首批重大阶段性成果,是“子海”项目拟推出的四大板块成果之一《子海珍本编》的有机组成部分。此辑分为大陆卷124册、台湾卷50册,收子部古籍543种,多选珍稀精善之本,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在《子海珍本编》第一辑的编纂过程中,“子海”项目组与大陆及台湾藏书机构、出版单位密切合作,努力实践创新性古籍编纂与学术研究途径,为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

  一、破冰之举:两岸携手 共传珍本

  《子海珍本编》第一辑(大陆卷)收子部古籍543種,影印出版国家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369种、影印出版天津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32种、影印出版山东省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34种、影印出版山东大学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25种,共460种,出版为大16K硬精装124册。《子海珍本编》第一辑(台湾卷)影印出版台湾“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73种、影印出版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珍贵古籍20种,出版为大16K硬精装50册。其中影印宋金元本47种、稿本84种、明清抄本148种、明刻本224种,計503種,占此辑影印总数的92.6%;文献价值极高的海内外孤本不下80种,学术价值重大;并将各馆藏残本合璧,如《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台湾中研院存日本抄本二百卷一百二十二册,日本宫内厅书陵部仅存覆宋刊本残本三十五卷,大陆4家存残本三十七卷(内1卷重复),此次影印将各残本合为一体,为学界提供了最为全面的珍贵资料。《子海珍本编》第一辑的出版,真正实现了海峡两岸子部古籍善本的合璧,实现了两岸子部古籍善本的交流与共享,有利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对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子海珍本编》第一辑的出版,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中国大陆和台湾重要藏书机构所藏的子部古籍稀见珍本,为今后的古典学术研究奉献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而且通过此书的编纂,实现了大陆与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等文化学术机构共同编纂、联合出版古籍的密切合作,是海峡两岸学术界倾力合作、共担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良好开端。过去,大陆与台湾联合出版古籍已经有过先例,那就是2009年大陆中华书局与台湾联经出版社联合出版《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那一次的合作是成功的,但是只涉及了一部古籍,而这次《子海珍本编》第一辑则涉及到500多部子部典籍,无论从合作规模、合作层次乃至学术界影响等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 “破冰行动”,极大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建立在中华传统基础上的两岸文化认同,是较之于经济融合更深层次和更高境界的精神融合,是更容易唤起两岸人民统一愿望、获得全世界华人普遍支持的统一基石。所以,大力推进两岸文化认同是继续升华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当务之急。陆台合作编纂出版《子海珍本编》第一辑的成功,对于两岸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与推动力。

  《子海珍本编》全辑,拟从现存5万余种子部典籍中精选珍本5000种(含大陆13家图书馆3500种、港台6家图书馆1000种、国外30余家图书馆500种)。第一辑的成功出版,是对后续成果的激励与鞭策,也为接下来的第二辑(包括xx)、第三辑(包括xx)、第四辑(包括xx)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然而这些珍稀子部典籍分藏在海内外多家图书馆,这对“子海”项目组与海内外学术文化机构的协同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这些珍本卷帙浩繁,核对拟目、遴选底本等工作也有一定难度。但是,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子海”项目组,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他们表示,一定能适时向学界推出高质量的后续成果。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辑:朱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