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徐州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揭晓 110项成果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13-12-10 10:23:00

  (记者 魏宁) 近日,徐州市政府表彰了徐州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0项智力成果脱颖而出。110项成果,既有关注宏观发展的基础研究,又有注重聚焦徐州发展的应用研究,给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市社科联主席刘宗尧介绍说,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充分发挥参谋部、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推动徐州市从社科大市迈向社科强市。

  党委政府的“参谋部”

  徐州市第十一届社科成果奖申报工作于今年4月启动,在规定时限内收到申报成果410项,9月中旬评审结束,共评审推荐奖项110项,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56项。

  刘宗尧介绍,此次评选着力把握一二等奖,确保经得起讨论,使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够“顶天”,应用研究的成果能够“立地”。对基础研究成果不能只看发表层次和引用量,应重点判断和推荐能够填补空白的、有重大突破的、创新明显的、对学科建设贡献突出的成果。要求各类论文和咨询报告能够关注重大课题,主要看这些成果在两年来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三重一大”项目、“五位一体”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形成的影响、产生的效果。

  “朴实、清新的文风也是本届哲学社科奖的一大亮点。”刘宗尧说,这次评选注重处理好著作与论文、高校与地方、高校与高校、机关与基层、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普遍问题研究与地区问题研究的关系。

  据介绍,市社科联每年发布社科研究选题方向指南,引导社科界专家学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同时,去年市社科联还发布了书记市长圈题研究、市社科基金项目研究、重大课题选题方向指南。

  此次申报的410项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占70%左右。刘宗尧表示,这110项成果将进一步推荐出去,做好观点、学术价值、创新之处成果的转化,特别是要把决策咨询成果转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科学发展的“智囊团”

  “通过评选我们发现,全市专家学者更加自觉关注研究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在研究中走向基层,转变作风、文风,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成就总结、问题分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刘宗尧说。

  此次获奖成果中,土地流转、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色彩、中心镇建设等成果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今年获得一等奖的成果中,江苏师范大学旅游规划博士李永乐副教授牵头研究的《窑湾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成果,为窑湾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谈到此次哲学社科奖评选,李永乐说,此次评选最大的感受就是成果研究更加关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李永乐介绍,他的论文详细分析了窑湾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提出了窑湾古镇可持续发展举措。在学术界较早提出了在窑湾古镇建设“中国邮政博物馆”的建议。如今,窑湾古镇建设了邮政博物馆,成为景区重要的景点。

  此外,论文提出的重现“夜猫子”集景象,颇受游客欢迎。论文还提出建设窑湾古镇旅游解说系统、跳出窑湾看窑湾,把京杭运河、骆马湖打造成另一旅游核心区,建立“旅游社区”的思路等创新观点,对窑湾古镇的旅游发展也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徐州振兴的“思想库”

  谈到此次评选的意义,刘宗尧说,通过评奖,更好地团结引导知识分子发挥意识形态领域的正能量,使学术理论界和知识界找到了以知识报国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知识界贯彻落实,统一了思想界的思想,激发调动专家学者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创造热情,对科学决策、文化强市建设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赵冬霞牵头的《徐州地区民间玩具调研报告》,将研究视角转向一个新的产业,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准立项,加快跟踪研究,推动新产业的兴起。

  “下一步,将更多推荐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形成让大家关注徐州发展的导向,同时,还将注重基础理论创新成果。”谈到今后的研究方向,刘宗尧说,通过问计于社会,问计于专家,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

  刘宗尧介绍,下一步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徐州智库体系。把研究视角渗入到改革开放各领域,通过观点创新、体系创新,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成果。推动百名教授“三重一大”调研行,走进机关、企业、社区、农村,走向淮海经济区,让高校专家走出“象牙塔”,奔向主战场,成为生力军。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魏宁   编辑:朱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