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凤娜)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报刊出版馆网库名优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契机,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刊出版馆网库名优工程建设工作经验,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努力占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传播制高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主持会议。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扬、李培林,中央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张英伟出席会议。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发表讲话。
这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优工程建设的第四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2009年10月21日召开。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优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社会科学报》已办成有相当影响的理论学术大报。学术名刊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长,在国内外出版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不断扩大。数字化图书馆初见雏形。中国社会科学网完成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整合,即将于2014年元旦改版上线运行。海量数据库建设从起步到现在迅速发展。
王伟光指出,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是:第一,增强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牢牢把握报刊出版馆网库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第二,增强机遇意识,加强理论学术传播信息化建设,实现报刊出版馆网库的数字化。第三,增强质量意识,实现报刊出版馆网库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高理论学术传播能力和水平。第四,增强创新意识,实现科研创新、人才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报刊出版馆网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第五,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名优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理论学术传播力。
王伟光强调,我院名优工程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报刊出版馆网库工作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与我院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地位相比,与国内外宣传出版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沿、趋势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必须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迎头赶上,紧紧抓住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契机,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名优工程建设工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翔指出,对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来说,报刊出版馆网库工作不是边缘,不是辅助,而是阵地、是窗口、是旗帜、是未来。名优工程建设工作,要以增强阵地建设为根本,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增强学术引领力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兼科研局局长晋保平、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党委书记庄前生、中国经营出版传媒集团总裁金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先后从学术期刊和图书出版工作的管理、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展规划、“数字社科院”建设、中国经营出版传媒集团发展、做专做精做强学术出版角度作了发言。
院副秘书长和院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与会同志围绕如何增强阵地意识、占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传播制高点,如何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学术传播能力和水平,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术传播提供组织保障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