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比较政治学:方法走向自觉
发布时间:2013-12-20 17:14:00

  比较政治研究通常是以国家为中心的比较,一般被分为比较研究和国别研究,前者是基于某一主题比较不同国家的经验,后者是基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而展开的深入探讨。然而,在全球化和次地区化的今天,既不局限于区域或国别研究范围内,又区别于政治科学理论或方法的比较政治研究议题正在涌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比较政治研究议题发展变化过程中,比较政治学仍在不断努力探索的是将人类传统与对其至关重要的科学精神两者相互统一。

  比较政治学学术发展的聚合性

  在政治学学科体系中,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态势,真正意义的比较政治研究还没有形成气候,比较政治学实际上处在无中心的弥散式发展中。但是,近年来,由于学界同仁的努力推动,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开始走入了有机构依托的相对聚合性的发展。特别是,以比较政治学为关键词的学术会议近年来有迅猛增长的趋势,同时,一些重点大学增设了以比较政治学为名称的系或研究机构,比较政治研究在短短几年中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进入2013年,比较政治研究依托机构的聚合性发展有这样两个表现:其一,召开了5次比较政治的学术会议。分别是:“比较视野下的民族与族群政治研究”学术研讨会、“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比较政治学:全球视野与中国议题”学术研讨会、“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制度” 学术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比较政治学者们结合族群政治、全球治理、制度建构、发展问题、社会变革等议题,或进行宏观抽象的理论探讨,或进行经验上的微观描述。这些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比较政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其二,比较政治研究的专辑相继刊出或出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国际政治研究》、《国际观察》、《社会科学》等期刊相继开辟了比较政治研究的专门板块。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的《比较政治评论》第一辑,上海师范大学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第四辑、第五辑,华东政法大学的《比较政治学前沿》第一辑(《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等辑刊都陆续出版,通过这些学术期刊或刊物出版平台,比较政治研究在不断深入,比较政治学知识也在逐步积累。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自觉性

  如何来界定比较政治学的学科边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实质性内容或问题领域来界定比较政治学;另一种则是用比较方法来界定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而比较政治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独特性应该主要体现在其方法上。可以说,比较方法的研究至少应是比较政治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任何研究而言,研究方法都需要先行发展。也许我们都认识到,对于方法的研究并不能替代对于问题的研究。然而,同样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方法的研究会增强我们对问题研究的理解。故对于比较政治学这一以方法命名的学科而言,方法的意义至关重要。目前,国内比较政治学研究较多侧重于国别研究,而真正的比较则相对缺乏。这一状况与国内对比较方法关注较少密切相关。2013年,国内比较政治研究开始将重心集中于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并围绕“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综述”、“比较政治的议题设定”、“比较政治的案例研究”、“比较政治的模糊集方法”等问题分别展开讨论,激发起学界对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深入关注,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自觉地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世界各国政治。

  比较政治学学科领域的交叉性

  学科分立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以学科交叉为动力。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分别是政治科学下的两个二级学科。多年来,由于学科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这两个学科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分途化倾向。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在推进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两者交叉研究的理论创新上共有三种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关注国内因素的国际化,第二种路径是关注国际因素的国内化,第三种路径则是力图将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整合在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之下。整体来看,第三种路径对于交叉研究的理论推进有着关键意义。

  近几年来, 全球化和次地区化的发展将这两个学科复杂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推动两学科的交叉问题研究,并从中提炼出描述两者特征的理论便显得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进入2013年,国内比较政治学者分别围绕“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路径”、“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互动的理念研究视角”、“交叉视角下的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变革”、“在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外交政策学”等主题展开讨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对两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思考。

  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我们发现,比较政治学在现有方法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而,中国对比较政治学的理论知识有很强的现实需求。然而,有学者认为,在知识引进的过程中,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盲目使用西方的各种理论来研究各种中国问题;二是借助现有的理论、框架来套现有的现实。尽管存在这些缺陷,但是比较政治学基于政治学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需求,依托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各类研究机构,正不断向前迈进。诚然,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还会遭人诟病,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争议形成了比较政治学继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阙天舒   编辑:朱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