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强化会计控制 提高反倾销应诉能力
发布时间:2014-01-17 10:38:00

  面对国外不断增加的反倾销指控,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面临极大困境和挑战。涉案企业应诉乏力,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会计控制不力。因此,强化会计控制势在必行。

  反倾销应诉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诉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反倾销与反倾销应诉实质上打的是会计信息战。在会计信息方面,我国涉案企业应诉面临三大困境:

  一是难以提供满足申请市场经济地位要求的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未将我国列为市场经济国家。受此影响,涉案企业应诉时必须首先填写市场经济地位申请表,用一系列会计信息证明企业运作是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的,争取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能够争取到市场经济地位,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对于反倾销应诉的成功非常关键。所谓市场经济待遇,就是应诉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直接被反倾销当局所采信。纵观以往的应诉情况,我国涉案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大多难以达到反倾销当局的要求,获此待遇的应诉者不足三成。

  二是难以提供满足反倾销调查表各项要求的会计信息。反倾销调查表是一套由数量庞大的环环相扣、紧密衔接、需要很多会计信息才能填报完成的表格。这是反倾销当局据以初步判断涉案企业是否有倾销、有多大幅度倾销的重要资料。由于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涉案企业较少,而未获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被采信,反倾销当局会以其本国的会计方法对涉案产品的成本、价格进行认定。

  三是难以提供满足现场调查要求所需的会计证据和会计信息。为了核实涉案企业填报的反倾销调查表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反倾销当局一般会进行现场调查,目的是查找出现实场景与会计数据的不符,进而彻底否定涉案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在现场调查中,被对方的调查人员查出纰漏的案例非常普遍。他们的现场提问常使我方会计人员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窘境。

  我国涉案企业反倾销应诉的胜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以亿计。再加上对外需和内需的间接影响,我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从维护正常贸易利益出发,必须关注涉案企业的反倾销应诉问题。

  走出反倾销应诉困境的对策

  反倾销应诉困境生成的根本原因是涉案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薄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摆脱反倾销应诉困境的路径选择。

  以会计准则为准绳强化会计控制。2006年,我国颁布了38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主要框架、主要内容均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为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增加了利器。出口企业要严格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从而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样就容易被国外反倾销当局所采信。

  以反倾销应诉为导向强化会计控制。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驳斥对方的反倾销指控,涉案企业需要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控制要以满足反倾销应诉的实际需要为己任,通过高水平、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控制,确保会计信息完整、准确、可靠,使涉案企业反倾销应诉有理有据,从而提高应诉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以《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导强化会计控制。财政部公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建立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的授权批准机制,建立实物资产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盘点及处置关键环节的控制机制,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内容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基本一致。强化会计控制从贯彻好《规范》精神入手,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出口企业在应诉中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还是填报反倾销调查表或接受现场调查,按照《规范》管理的企业,都能提高反倾销当局对应诉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采信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质上是《规范》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规范》管理,能有效提升会计控制水平;强化会计控制,能使《规范》得以全面贯彻,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计控制与反倾销应诉研究”负责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凤英   编辑:朱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