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实践中到处是鲜活的课题
发布时间:2014-01-17 14:55: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描绘了宏伟蓝图。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直面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紧展开研究。记者从众多信息中感受到了这种氛围。

  扎根基层 探索改革新路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通过结合地方经验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产业升级的方式和机制。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领衔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则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研究各大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各区域之间的动态布局及其变化发展,以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三中全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问题,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陈小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日前提交了90万字的成果汇报。课题组提出了相关立法条文设计,就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留地自留山使用权、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提出了法律条文试拟稿。

  结合三中全会精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推动了两个实验区的建设。2013年11月,在广东省挂牌成立了蕉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2014年1月,在山东省成立了东平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该院执行院长邓大才对记者说,交易所实际上帮助当地建立起了要素市场,使农民的土地交易范围广了,租赁对象多了,价值也提高了。

  围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将继续在厦门海沧区、思明区,广东蕉岭县、佛冈县,山东东平县5个试验点实验。邓大才介绍道,“厦门的海沧区、思明区,主要针对进入中等收入的地区探寻激活社会参与治理的模式。”围绕新农村建设动力问题,广东佛冈实验区主要通过内生模式,通过农民自己的组织来发展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邓大才说,“他们的改革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其发展模式正在为广大农村探索一条新路子。”

  针对可能出现的城镇规划整体设计与人的实际流向不吻合现象,耿明斋承担的一个省级课题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目前,他们在约100个县中,以户为单位定期收集数据,以摸清人口流动方向和实际就业方向,为构建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城镇规模结构提供学术支撑。

  对于如何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问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刘红凛及其团队,将围绕“党的工作作风问题”、“党群关系问题”、“以改革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热点难点,在深入基层访谈、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典型案例,探寻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陈其星将立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改革实践,在深入机关、街道调研的基础上,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进行实践探索。

  深化理论研究为改革提供学理支撑   

  向什么方向改革,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唐洲雁表示,应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政治定力,引导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针对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指导等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目前正开展研究。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面临自身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刘红凛认为,在信息化、社会组织多样化时代,基层服务型政党建设还需要转变观念。他正针对如何充分有效地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展开研究。

  如何挖掘潜在的经济增长空间?中原发展研究院专家团队撰写的《改革红利论》1月6日正式发布。据介绍,全书分别围绕经济领域的不同侧面,如国有企业改革、金融、财政、投融资、土地、社保等,深入阐述过去该领域的改革释放了哪些红利,哪些方面改革不到位,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把潜在红利释放出来。

  城镇化二元结构是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多位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家层面上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是两横三纵格局,其中的枢纽点是城市群。有学者计划围绕城市群特别是中原城市群,来深化城镇化研究。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体雁认为,相比于以土地经营为主的“城镇经营1.0”,以城镇人文和产业生态系统经营为目标的“城镇经营2.0”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技能,需要更加科学、综合的现代城镇规划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目前他正在研究如何实现从“城镇经营1.0”到“城镇经营2.0”的转型与跨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编辑:朱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