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四川省召开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主编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4-01-28 14:29:00

  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200家学术期刊中,四川省先后有《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天府新论》、《经济学家》、《宗教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六家期刊入选。2014年1月16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四川省内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主编座谈会,总结交流期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的办刊经验与发展规划。

  一、积极介入学术活动,严格学术规范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社科期刊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交流平台,在引导学术研究的方向,倡导学术规范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组织开展学术活动方面也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国家社科基金对社科期刊的资助,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倡导下,尤其是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力度不断加强的带动下,社科研究经费增长很快,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学术界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扩张的风气也在漫延,学术规范问题也日渐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社科基金推出资助学术期刊的举措,不仅表明了国家社科基金推动哲学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倡导学术规范的一贯态度,也为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开辟了新的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受体制、经费制约,一方面,无力充分发挥期刊编辑部和编辑人员在科学研究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果数量至上考核方式的压力下,也不断受到学术不规范风气的侵蚀。国家社科基金对期刊的资助,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学术期刊的掣肘,为学术期刊积极介入学术活动,在倡导学术规范,引领学术研究方向,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完善刊物基础建设,提升刊物形象

  在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四川省六家期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刊物基础建设,提升刊物形象,提高刊物影响力。

  (一)提高装帧质量。利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六家刊物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封面和内文用纸质量及装帧质量。一些刊物,如《社会科学研究》和《天府新论》,专门聘请专家,根据刊物定位和风格,重新设计了更能体现刊物风貌的封面。

  (二)建立和完善匿名审稿制度。匿名审稿制度是期刊杜绝学术腐败最有效的措施。在得到资助后,各家期刊都积极开展匿名审稿制度建设工作,将专家匿名审稿列入了编辑必经流程。

  (三)提高稿酬。在很长时间里,由于经费有限,四川省内学术期刊基本上都执行30元/1千字左右的稿酬标准。在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各家期刊和稿酬标准均已提高到了60元/1千字以上,并实行了拉开差距,优稿优酬的政策。对于优秀稿件,每篇文章稿酬已达1千至5千元。

  (四)拒绝版面费。在全国期刊界,版面费不仅是一些期刊的重要创收途径,而且曾经是不少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来源。但是,版面费也是学术腐败的重要表现,是败坏学术风气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四川省内六家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均未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

  (五)数字化建设。作为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的重要手段,六家期刊均利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契机,积极开展了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各家期刊都建成了自己的网站和网上投稿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刊物影响面。一些刊物,如《四川大学学报》、《经济学家》等,还努力探索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型的途径,积极参与以名刊工程学报为主体的网络专业刊建设。《四川大学学报》作为网络刊17家发起单位之一,是《历史学报》的主要承办者。

  三、探索办刊方式,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在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四川省内六家期刊都不同程度改变原来的工作方式,加大了主动参加学术活动的力度。具体形式包括:

  (一)加大责任编辑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频率。例如,《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天府新论》都明确要求每位责任编辑每年至少参加两到三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掌握学术动态,追踪学术前沿。

  (二)积极承办或主办大型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2013年,《四川大学学报》参与组织召开了“吴天墀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与创建了四川大学“中国学”中心;《天府新论》协办了北航“‘儒家治道’研讨会”和 “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研讨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主办了“巴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

  (三)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经费支持下,刊物在2013年都开始加大了组稿力度。在组稿方式上,除了利用组织和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约稿、向知名专家约稿外,一些编辑部还采取了不定期组织小型专家座谈会的形式,以编辑部的选题意图为主题,组织稿件。一些刊物,如《社会科学研究》、《经济学家》等,约稿在每期刊发文章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辑:朱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