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视野从事语言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开展跨学科、跨语种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界日益关注的问题。7月18—21日,“第十五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语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语力与情感研究”两大会议主题展开热烈交流。
以“大视野”研究“大语言学”
对语言研究者而言,不仅要有国际视野,还要有跨学科、跨语种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顾曰国对比分析了历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前身为“国外语言学研讨会”)的会议论文,据此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进展。他介绍说,早期的会议论文多集中于翻译、综述、西方理论等,以“中为体,西为器”的语言学论文非常少;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恰好相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已获得长足进步。他提出,过去倾向“洋为中用”的语言学研究,缺乏大视野与自信心,常常将自己束缚起来。“中国学者一定要用全球语言学的坐标系来定位汉语研究。唯有立足‘大视野’进行‘大语言学’研究,我国的语言学研究才会更全面、更深入。”
可以说,中国语言学能对世界语言学作出多大贡献,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在全球视野下对汉语问题的解决程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洪儒认为,中国当代语言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个:第一,引进和阐释西方语言学理论;第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推陈出新,例如整合性研究是我国语言学融入国际语言学,抢占国际语言学制高点的有效途径;第三,把国外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相结合。
认知语义学向19世纪语义学回归
“语法和语义的互动关系”是此次会议主题之一,与会学者从不同理论方向探讨了语法、语义等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葆嘉认为,当今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向19世纪语义学回归的趋向。他基于德语、法语、英语、俄语等一手资料,梳理了早期西方语义学史的来龙去脉。19世纪20年代,德国莱斯格依据康德的人类纯粹理性,基于哲学或逻辑取向和历史取向,首创了“古典语意学”这门新学科。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布雷阿尔以心理学思潮为背景,凸显揭示语言心智规律的取向,再造为“心智语义学”。到1900年,这门“意义的科学”在美国、俄国、西班牙和英国流播开来。
黑龙江大学教授张家骅探讨了词典释义模式的理论与功用,他表示,一组词,如果因具备若干共同的语义、语法属性而在功能上有相同表现,那么它们就可用统一的模式在词典中加以描写,这样的模式叫作“词典释义模式”。心理感受形容词就属于同一词典释义模式,并且通常都是多义的。统一的词典释义模式不仅是心理感受形容词词义模式化、形式化、完善已有词典释义的方式,而且有助于深入阐释同义词、区分主观心理感受形容词与可感知客观特征形容词、佐证“心理感受形容词”的形容词词类属性等。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行为”
“语力与情感研究”是此次会议另一重要主题,引起与会学者广泛关注。顾曰国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汤朝菊提交了相关论文。他们的研究认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特定环境中人们描写或说出的语言不只是传统语法成分的合法组合或聚合结果,这些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这样的“言语”可以用来“做事”,其是由一些特定词汇决定的,这些词汇具有很强的施事性或行为性,即在特定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或多种“执行权力”的功能或职能即语力。文本语言或话语语言一旦带上“语力”,就会产生一定程度或者一定数量的模态意义,这些模态意义的呈现渠道是多方面多方位多层级的,但是这些多模态形式的综合信息到达信息接收者那里却是整合的综合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接收者对多模态信息的感知和理解最终可用一个归一模型来表达。
情感意义的表征与交流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认为,语言学者从文化、语用学、认知隐喻、功能语法等不同视角,探讨人们在口语、书面语篇中如何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然而,人类表达情感的资源是多模态的,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声音等,这些多模态资源也被应用于广告、漫画、电影等各种媒体中的情感表征。“因此,我们需要建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阐释平面和动态媒体如何通过不同模态资源的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表达情感意义。”冯德正表示。
原标题:在全球语言学坐标系中开展汉语研究
原地址:http://news.cssn.cn/zx/bwyc/201407/t20140725_12672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