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马克·吐温和查理·华纳合作出版了揭露当时政治腐败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小说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利欲熏心梦想暴富的“投机流行病”,因此学界也把美国从南北战争之后到19世纪末这段腐败横行的时期称为“镀金时代”。马克·吐温笔下“镀金时代”这个名词,出自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约翰王》。剧中的索尔兹伯里伯爵对无地王约翰二度加冕做了如此评价——“只不过是给纯金镀金……是一种浪费,是可笑的多余”。是啊,对于约翰王来说再大的金冠再热闹的加冕都难以掩盖丧失领地的颓丧与尴尬。马克·吐温给小说取名“镀金时代”,意即19世纪美国的巨大经济成就的“金色”也难以掩盖同样巨大的腐败。
在马克·吐温眼中,美国的“镀金时代”与莎翁笔下的约翰王时代何其相似乃尔。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美国社会经历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急剧转型。在这个转型期,工业化造成财富奇迹般上扬的同时,整个社会却呈现两极分化的恶性发展势态,社会矛盾与对抗加剧,对财富的迷恋使人性堕落、道德沦丧。特别是19世纪后半期的美利坚,权钱交易、政治腐败等丑恶现象应有尽有。“镀金时代”泛滥的腐败主要呈现出这样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