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近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与都市社会
发布时间:2014-08-27 08:42:00

   

  20世纪20年代汉口民众乐园(时名“新市场”)外景

  近代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大众文化娱乐空间日益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近代开埠,汉口的城市中心由沿汉江铺展下延至汉江、长江交汇处的滨江街区,“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徐明庭:《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人流、商流聚集于此,文化娱乐中心亦随之形成。1919年,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汉口民众乐园(从1919到1949年曾数易其名,先后称为“汉口新市场”“中央人民俱乐部”“汉口特别市民众俱乐部”“兴记新市场”“民众乐园”等)应运而生,成为商民休闲娱乐首选之所,乃至城市的文化地标与代名词。

  近代武汉竹枝词记载了民众对汉口民众乐园的丰富想象与感知。“包车歇近市场前,买票争开压岁钱”印证了市民对汉口民众乐园的高度青睐;“青天无色月光微,新市场中火焰飞”描绘了元宵夜园内大放焰火的盛景;“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千盏电灯天不夜,平台高处月如霜”呈现出民众乐园内百戏杂陈、昼夜繁华的气氛(《武汉竹枝词》第283页、第327页、第295页)。《汉口新闻报》《汉口民国日报》《大汉报》《汉口中西报》《汉口中山日报》等隔三差五甚至连篇累牍地报道汉口民众乐园的新气象和新故事,人们关于民众乐园的各种感想、讨论也不时见诸报端。近代武汉民谣中也保留了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玩在新市场,吃进生基巷”,“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左玩右玩,玩不够民众乐园”。广泛密切的社会关注表明,汉口民众乐园已成为武汉市民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占据了城市集体记忆的中心地位。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