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破解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4-09-03 15:14:00

   

  资料图片

  目前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及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李克强总理在今年7月23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专题研究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问题,并要求商业银行等有关部门,切实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首先是融资难度大。科技型“小微”企业多处在种子期、初创期,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不成熟,市场与收益不稳定,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该阶段企业既无法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政府补贴由于财政预算约束往往杯水车薪,更无法满足创业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其次是融资成本高。据调查,目前融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年利率为7%到10%,加上以贷转存等隐性成本,贷款的总成本为年利率8%到12%;来自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券商融资、私募基金等渠道的融资成本一般在年利率13%到20%之间,甚至更高。融资成本高是“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难以承受之重,致使这些创业期企业疲于融资而无心经营,或资金短缺而停滞不前。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