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转向也叫实践理性转向。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哲学出现的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动向。主要指西方哲学的主流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元伦理学和后实证主义的自然主义两个阶段后,恢复了对价值的理性基础,规范的根源和辩护,以及伦理学和存在论的关系等问题的兴趣,这些问题是实践理性的传统主题。这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继语言哲学转向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向。
当代实践理性转向是要恢复西方哲学的关于存在论、伦理学等传统问题,但并不是完全回到传统,而是以现代哲学的内容和方法讨论传统问题。实践理性转向的重点是关注现实、研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活条件、人及其生存的环境、人自身的创造性活动、生存意义及现实中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如:社会存在与社会交往、伦理与价值、法与国家等问题。这一转向主要通过现象学、精神分析学、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当代实践(政治)哲学的路径而实现。
所谓“当代”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社会特征的概念。当代社会特征在技术层面上,主要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说原子能的开发,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等,这些新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和我们人类的生活;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社会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所以财富的积累比较广泛,意识形态和财富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文化层面上,现代工业和大众媒体,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不仅是技术的经济的全球化,还有文化的全球化。所以当代实践理性转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以及跨文化的对话和研究。这一时代背景决定了当代哲学承担的使命和聚焦的问题同以前(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甚至包括现代早期的)都有很大的不同,当代实践哲学需要对这些社会特征的变化作出最一般的分析,研究它们的基础问题,提出相应的价值评价标准,这些都是当代哲学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它的理论形态同当代社会的追求是相适应的。
用这个发展方向来评估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现状,我们就有可能作出客观的判断。比如,对当代德国哲学状况的评估与判断。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当代德国哲学已经走下坡路了,甚至衰落了,缺少哲学创新。在我看来,这正是当代德国哲学在转型中取得新的成就。当代德国哲学界确实没有像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那样的哲学家,但是当代德国哲学有新的方向、话题、趋势及理论形态。当代德国实践哲学家伦克对当代哲学的转向与功能问题作过很有价值的论述,认为当代哲学功能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使人们超越具体科学界限,对普遍的问题感兴趣,形成关于一般的观点。(2)哲学家要成为敢于不断探索的专家。(3)训练人们在讨论问题时具有严格的逻辑思维规则。(4)对现实问题作出批判性的思考,这是哲学家应该具有的素质。(5)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反映本身就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价值,而不仅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作为认识,包含了对认识对象的内容和方面的选择、赋义,从而获得对对象的适当认识,这本身就含有改造和选择的作用。(6)面对现实社会问题对哲学提出的各种挑战,哲学家能够也应当采取适当的态度。
所以,在涉及哲学是什么以及如何看待哲学的问题上,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形而上学和思辨哲学作为判断哲学发展或不发展、繁荣不繁荣的标准。哈贝马斯曾说,哲学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批判,不是以哪一种理论形态作为哲学的标准,而哲学的职能、哲学的功能就是批判,具有批判的职能,这样一种理论形态就应该具有哲学范畴。所以德国哲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批判的潜力。
总而言之,实践哲学是当代哲学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时代对哲学发展的要求与希望。其中,我们思考的重点方向首先是对重大的社会实践和理论问题的哲学研究,这是作为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生态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环境哲学、医学伦理等,都是当前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一些急需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