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交互式传播语境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
发布时间:2021-05-14 10:38:00

新闻生产不再是线性的,只有顺应交互式传播的时代潮流,让媒体与用户紧紧抱团,才能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才能既守正又显政更创新,以更富效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新思想、新征程、新气象提供舆论支持。

交互式传播语境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 

——新华报业全国两会报道的“融实践” 

双传学 

互联网生态格局催生出新闻舆论传播呈现双向传受、交互对等、共生共长的明显特征。新闻生产不再是线性的,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也越来越强,这对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盛会,意义十分重大,社会各界尤为关注,媒体新闻报道的竞争空前激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紧扣两会新闻的主旨要求,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优势,突出移动优先,强化融合传播,通过全媒体指挥中心云平台聚合资源、调度力量、锻造精品、强化互动,以“内容+技术”双轮驱动,探索两会云报道创新路径,浓墨重彩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展示江苏担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奋力跑好现代化新征程第一棒的最新行动,在重要历史交汇点上传递“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信心。 

截至3月11日,新华报业共开通84个全国两会报道专栏专题,累计发稿量达4850多篇,其中原创稿件1230多篇,各平台累计阅读量超3.6亿次。H5《幸福长卷捎北京》、“党媒联动报道两会”、“5G消息两会通”等重点策划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多个融媒体创新产品获央媒转载、学习强国推荐和全网推送,充分彰显了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风正一帆悬” 

——讲好“春天盛会”故事,以内容优势赢得传播强势 

话语与道,是传播内容的硬核。只有讲好的故事、把故事讲好,传好大道正道,才能在交互式传播趋势下厚植主流媒体影响力。两会报道是重大时政主题,主流媒体必须把准主基调、把牢话语权,靠内容优势赢得传播强势。新华报业发扬“逢重大主题报道必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讲导向、讲融合、讲创新,强化报网端微一体化协同作战,聚焦重大主题、重要节点、重点议题,以高站位、高标准、高密度、高质量讲好“春天盛会”故事。 

特:彰显“江苏力量”,唱响“江苏好声音” 

地方党媒要在全国两会报道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形成“人无我有”的地方特色风景线。两会期间,新华报业紧扣新思想在江苏贯彻落实的积极探索,围绕重大主题中“江苏力量”的担当作为,梳理江苏代表委员建言国之大计“好声音”,报道整体呈现格局大、落地实、反应快、创意新、效果好的特点。 

会议期间,新华日报版面由16版增至20版以上,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聚力展现两会盛况,并结合新一轮改版理念优化版式设计,着力在“深”“精”“优”“靓”上下功夫,突出年轻化、鲜活性、时代感。截至3月11日,共推出62个两会报道整版,日均投入版面数再次刷新全国两会报道的纪录。除了用足用好央媒稿件外,还注重“自选动作”,一方面以大量深度报道诠释两会精神,一方面推出《盛会快评》等专栏评论,彰显“思想纸”分量。3月6日,用13个整版聚焦两会,第一时间以长篇通讯传递江苏代表委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的热烈反响,并运用跨版图解、关键词摘要等形式,勾勒“十四五”规划蓝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亮点。 

同时,“六大周刊”同频共振、共襄盛举,“思想红”“人文青”“科技蓝”“文艺紫”“经济橙”“智库绿”分别推出特别策划,以知性内涵与柔性表达把两会好声音传递给广大读者。《思想周刊》聚焦“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推出3个整版重磅策划,围绕初心、信仰、忠诚、担当、爱国、诚信、创新、绿色、共享、自信、奋斗、梦想等话题,邀请社科界专家深入阐释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畅谈《平“语”近人》(第二季)带来的深刻启迪;《人文周刊》刊登长篇通讯《平“语”近人,创新表达“典”亮思想》,推动“平”语深入人心;《经济周刊》以3个整版特别报道,立体呈现作为两会热点和江苏发展重点的“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思路;《科技周刊》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等两会关键词,剖析江苏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合:强化全媒协同,放大传播能级 

全媒体生态下的重大主题报道,各类媒体必须火力全开、全面发力,联袂编织分众化传播大网,才能更好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两会期间,新华报业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突出融媒产品的移动化、数据化、可视化、交互化,以视频、H5、长图、Rap、MV等“色香味”俱全的新媒体“大餐”,让新华融媒“大合唱”更具创意。同时,以二维码为导流窗口,强化报网协同,精彩报道均在报网端微合力推送、彼此呼应,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优势。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五个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3月5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互动融媒体H5产品《向总书记报告——幸福长卷捎北京》,用长图一镜到底的方式,系统回顾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江苏时的重要指示。总书记每句话的上方,采用SVG形式设计了燕子衔着的“向总书记报告”小标签。点击标签,就会弹出江苏在对应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如同借燕子北归向北京捎去春的消息。该产品成为江苏“十三五”成绩单的生动呈现,获上级部门表扬。中国江苏网推出H5《践行“三个不等人”接续奋斗江苏人》,对标“十四五”规划,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负时代的责任感”和“引领时代的使命感”发出号令,以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的“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鼓舞、动员、激励江苏百姓接续奋斗、开启新征程。 

《幸福长卷捎北京》,向总书记报告江苏高质量发展成绩;《解码“苏大强”》,展示江苏的格局和担当;《“幸福号”专列》,带领网友领略不一样的“十四五”风景;《你有一个来自2035年的电话》,铺展出美好的远景蓝图……两会新媒体报道的同频共振,形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回响。 

精:锻造精品爆款,点燃传播场域 

全国两会是媒体竞争的广阔舞台,也是锻造精品的主赛场。新华报业秉持精品导向,让创新意识贯穿策采编发全流程,借助两会窗口期全员发力精品生产,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 

3月3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推出原创主旋律短视频《了不起的江苏》。视频采用书信体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收信人,以江苏娓娓道来的拟人化自白,将“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愿景一一呈现。阳澄湖大闸蟹、开山岛五星红旗、连云港中欧班列等一系列江苏特有的意象符号瞬间拉近了受众与江苏的距离。3月7日0时,该视频浏览量即突破5000万,被学习强国、人民视频、新华社、央视频、今日头条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转发。 

中国江苏网探索“学习产品”矩阵式表达,《习语常听·两会特辑》以九个“强国”为主线,首次采用现实场景、虚拟场景、动态场景、艺术场景互融,推出9期《两会听习语》融媒体产品;《学习微镜头·两会特辑》和《学习海报·两会特辑》选取总书记金句,再现审议场景。“学习产品”做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落细落小”,也起到了“走心入心”的宣传效果。 

“苏大强”系列产品同样可感可及、创意独特。横屏H5《解码“苏大强”》拆字解读、延伸剖析:“苏”,传统与现代交融,将繁体“蘇”字拆分为“艹”“魚”“禾”,分别围绕农业科技、生态环境、乡村振兴,通过亮眼数据解码发展成就;通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级、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抗击疫情中的江苏担当,解码“大”理念、“大”格局;通过“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展望,解码“强”目标、路径和成果。《“苏大强”的一天》,则以“动漫+视频”呈现,将“十三五”期间的江苏成就融入普通人生活场景,生动反映江苏百姓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共饮一江水” 

——突出开门办报,以多维联动衍广传播黏性 

传统新闻工作往往只是单向、被动地生产传播信息,而交互式传播体现在新闻生产者、新闻消费者和新闻主角之间的多维互动。两会期间,新华报业通过一系列嵌入互动元素的融媒产品,加强与代表委员以及各地媒体、用户间多维联动,有效提升从垂直互动到纵深联动的“交互感”体验,使重大主题宣传更加有声有色、入耳入心。 

与多省市党媒联动,激起传播“涟漪效应” 

新闻内容生产者之间的联动,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水平,也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激起读者之间的互动,层层扩展式传播。近年来,新华报业发扬“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多次发起省级党报、全国晚报、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联盟,探索跨区域、跨媒体乃至跨国界传播,成为业界创新经典案例。2019年以来,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起省级党报的跨区域联动、全媒体传播,加强“合纵连横”,提升主力军在主战场的显示度和影响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此次全国两会,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主题,新华报业邀请沪、浙、皖、鄂、川、渝、闽、陕、新等相关省区市党媒记者,开展全媒体联动采访报道。对每个主题,新华日报都以一个整版呈现,交汇点等新媒体同步推出图文和音视频内容。这组党媒联动报道声势大、效果好,在中宣部通气会上受到表扬。与此同时,集团运维的“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和新华日报《智库周刊》联手,与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11省市学习平台共推《强国看两会共饮一江水》大型系列策划,记者对话11省市代表委员,同时邀请智库专家点评,共话长江大保护,畅谈长江经济带发展,唱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时代强音。该策划获“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充分肯定,要求11省市学习平台共同做好这一报道。 

与代表委员、读者受众互动,增强传播关注度 

两会是社会热点的聚集地,也是热点话题的“散发器”。代表委员既是媒体用户也是新闻主角。两会期间,新华报业推出多个相关栏目和产品,通过记者编辑与代表委员、读者受众三方频繁互动,建立了更加牢固的多重链接关系,进一步增强黏性、提升传播热度。 

交汇点与全国多地党媒客户端联动创新反响报道,3月6日起推出特别专栏《党媒联动习声回响》,先后推出《代表委员热议“新发展理念”》《代表委员热议“教育医疗那些事”》等多篇稿件,分别摘选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看望全国政协委员和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讲话中的金句,并让各地代表委员畅谈感想体会。稿件结合视频、海报、长图等形式,突出“与总书记面对面”,内容丰富、生动直观,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稿件被河北日报客户端、湖北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转载推送。 

交汇点还开设特色栏目《汇问两会》,为代表委员和普通网友搭建沟通平台。3月3日,栏目正式上线,并在首页首屏设置飘窗式入口,邀请读者留言互动,首期邀请施卫东、程永波等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回答网友有关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高校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稿件推出后,收到良好反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大型互动H5《奋进“十四五”,开启“幸福号”》,设置了“8090乘风破浪”“上九天揽月”“率先实现碳达峰”“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江苏”等主题车厢,1200万网友登上“幸福号”列车,在不同车厢与不同代表委员“云对话”。同时,推出互动音频H5《你好,“十四五”!来弹奏你的新·愿曲》,点击钢琴上的一个琴键,就可以聆听来自不同领域代表委员关于“十四五”的畅想,以及众多普通读者对未来5年美好生活的期待,还能随时在线录音并播放属于自己的“独家”声音,一起奏响新时代乐章。 

启航新征程,未来更美好。以发展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两会期间,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推出创意融媒体产品《你有一个来自2035年的电话》,用从1至9的按键分别对应经济、科技、教育、生态、三农等不同领域的规划和愿景,网友点击按键即可穿越时空、与未来通话,看到全国和江苏美好未来的壮丽画卷。 

这些形式新颖、交互性强的融媒体产品,吸引了众多网友积极参与,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天涯若比邻” 

——借力“云”手段,以生产协同突破时空受限 

在内容生产传播过程中,交互式传播需要强化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协同。多用、善用和用好“云技术”这一新的沟通手段,为突破时空边界、重构新型传播关系带来巨大便利,也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新华报业依托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在云平台上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管理,实现统一指挥、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平台、统一考核“五统一”,由精干力量组成的前方报道组与总部全媒体采编部门密切配合、高效协同,广泛运用云策划、云采访、云连线、云直播、云剪辑等手段,克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弱采访”条件下实现“强传播”,为集团各媒体提供优质两会报道产品。 

云策划,各方密切协同 

加强前后方联动,通过全媒体指挥中心视频会议系统,以视频连线通报两会精神和宣传要点,完成选题的策划;通过指挥调度模块,完成任务的分派。策采编发全流程在云端完成,实现前后方的密切协同,形成内容生产合力。 

云采访,打破时空阻隔 

通过提前策划,记者一对一沟通联系代表委员,就两会热点话题开展“云”对话,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以远程视频连线或手机自拍的方式,完成了大部分“云”上采访工作。新华日报与交汇点客户端联袂发布的《两会云访谈》《新小华两会茶座》等专栏作品,围绕两会热点话题议论风生,突出精彩观点和生动细节,大大拉近了记者、读者与代表委员的距离。 

云直播,萃集网友视线 

通过指挥中心“交汇云”直播平台,集团对两会进行了同步直播,直播结束后录制的视频及上会记者拍摄的新闻素材第一时间上传到云端,并在后方实时收录进系统,同步审核、处理,在线编辑、实时发布,真正实现了“云”报道。利用移动直播时效性强、受众互动感好的优势,交汇点在两会期间开展了多场视频+图文直播,超40万网友在线收看人大开幕会盛况。 

云传播,放大平台效应 

新华报业依托全媒体指挥中心及“交汇云”平台的综合能力,运用文字、图片、数字、图表、音视频、动漫、H5、Vlog等多种形式,增加短视频、动新闻、轻应用、创意海报、新闻组图、数据图表等新媒体产品供给,使报道既可读、可听、可看,又可分享、可互动、可体验。同时,结合产品类型,发挥新华云媒矩阵优势,分时段在全国媒体分发并推送至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央媒平台和百度、新浪、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头部商业平台,提升传播效果,营造浓厚两会氛围。 

“云中锦书来” 

——坚持技术赋能,以情景传播优化用户体验 

交互式传播不仅仅是人际交互,也是人与场景的交互。过去,受空间、时间和传播形式所限,新闻传播的体验感比较单一,新型传播技术给新闻再现开了一扇窗,这是重大节点报道创新的重要手段。两会期间,新华报业通过5G消息、AI合成歌声等新技术手段,提升传播的亲和力与沉浸感,让两会报道更鲜活、更“聪慧”、更显锐度、更接地气,实现融媒体向智媒体的转型。 

5G消息强助力,创新两会报道传播形式 

此次全国两会上,5G消息崭露头角,成为吸睛亮点。新华报业这方面起步较早,2019年8月就联合江苏移动成立了江苏首家“5G融媒体实验室”。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利用5G消息强关联、强触达、强互动等特性,推出“5G消息两会通”,在传媒业界引起较大反响。3月4日,升级后的“5G消息两会通”融合5G富媒体技术和短信小程序,利用传统短信消息窗口,整合两会热点报道页面,新增一键订阅、朋友圈分享功能,推送文字、语音、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综合信息,给用户带来多样化、个性化的一站式参与体验,获得大量用户订阅,传播效果显著,在中宣部新闻宣传视频通气会上受到表扬。 

AI应用再升级,会说能唱兼其美 

去年全国两会,新华报业就推出《你问“汇”答》AI虚拟主播对话代表委员、《FM两会之声》等产品,今年两会报道中,“AI智媒体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融媒体产品,增强了用户体验感和参与感。例如,两会MV《百年风华正青春》,充分展现“技术驱动、创新引领”,副歌部分是由AI机器人演唱完成的,用明快热情的歌声“燃”起火热的两会氛围,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该MV产品在交汇点客户端、新华日报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后,观看人数上千万,广受好评,被中国记协推荐为创意融媒产品,并被众多媒体转载。 

数据挖掘更深化,靶向报道更精准 

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出两会大数据专题,从两会快讯、高层声音、网民关注、渠道声量、热词分析、热门议题、两会报道传播分析、竞媒报道分析等角度全方位展现两会盛况,为各媒体两会报道提供数据支撑。 

用好大数据的“海量”。《V话两会》系列报道,通过大数据平台每天30万+的全网新闻采集能力,从“什么提案最受关注”“今年的两会热词有哪些”等问题入手,实现以数据“看”两会,由于选题精准、数据客观、视角独特,受到网友欢迎。 

用好大数据的“快速”。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采集,第一时间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关键词并与往年对比,形成新闻线索。 

用好大数据的“多样”。将全网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各类不同结构数据汇集处理,通过大数据算法推荐给采编人员,助力两会新闻生产。 

用好大数据的“价值”。深度挖掘从“一五”到“十四五”新闻报道,通过数据展现江苏的发展路径。两会报道,技术赋能不是炫技,形式创新只是手段,传播“硬核”思想内容才是目的。新华报业以“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从技术引领、技术融入、技术支撑三个方面深度介入内容生产,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让两会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有顺应交互式传播的时代潮流,让媒体与用户紧紧抱团,才能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才能既守正又显政更创新,以更富效率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新思想、新征程、新气象提供舆论支持。 

来源:新闻战线   作者:双传学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