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故事三角:作为数据、方法、理论的中国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0:20:00

(一)中国故事的多重面向

中国走在复兴路上,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是空前的,对中国的误解也是空前的。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国家的重要使命。然而,中国故事是什么?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下文将从数据、方法和理论3个角度来讲述中国治理的故事含义。

中国故事作为数据。中国故事有着扎实的数据基础。数据来自无数个人、企业和组织从极低起点、极差资源的情况上奋力扭转局面的经历。与宏大叙事相比,具有微观基础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平均教育年限的提升背后是无数个体改变命运的集合;出口的增加则是无数工艺改进和成本控制的叠加;产业链的向上攀升则是无数个体和企业试错、迭代、消亡和再生的会合;全球几乎最高的劳动参与率背后是每个家庭的付出。无数个体的努力增加了复杂系统中的观测值和变量,是中国故事涌现的数据基础。当然,事实和数据是零散的,需要赋之以框架。

中国故事作为方法。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人类最大的减贫奇迹,中国在一个迥异于西方的情境里,探索了产业、科技、民生、稳定等最棘手、最复杂的国家治理难题。中国的试点与试验,也在地区竞争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探索经验的筛选和总结。这些方法是如何提出来的?如何在实践中迭代优化?它们是否有超越边界的应用前景?中国的低起点使得我们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对话基础,也对自身经验持有西方国家难以具备的谦虚。当然,方法需要理论指引,否则会显得零敲碎打。

中国故事作为理论。据沟口雄三的“近代双线说”,近代化并非只有单一路径,而是有两条并行轨迹:自化和外化。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历程证明了发展多线性的存在。将人类发展以“历史终结”之类的结论归纳为单一路径、树立主观终点,犯了简化错误和以预判代替事实的错误。

中国故事能否在理论和认知框架层面提供新的可能?齐格曼·鲍曼区分了阐释者和立法者的不同角色。中国故事能否让我们从阐释者升级为立法者?一时一地之努力如果无法凝结为理论认识,会迅速淹没在数据的噪音里。这是难度最大的工作,但也是搭建底层架构的努力,如同书写系统运行的源代码。好的结果依赖有利的规则,有利的规则需要我们在知识生产上实现“生态位”跃升。否则,停留在阐释者的角色,我们只能对既有理论和规则进行附会和维护。竞争通常围绕利益展开,但高层次的竞争大多为理念竞争。中国故事应当服务于这一战略目标。

总之,数据为故事之腠理、方案为故事之肌肤,理念为故事之精髓。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需要理清层次和用力方向。

(二)我们该期待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部分学者把学术作为解决学位、职位、奖项、头衔的工具。目标达到之时,学术虚无感顿生。学术虚无感的根源是部分研究者缺乏服务于民族、国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是对学术虚无感标本兼治的对症之药。中国治理是一座值得数代学人挖掘的富矿。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深入挖掘中国治理的案例与故事呢?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其一,轻与重。我们的研究是重要问题还是细枝末节?什么样的读者会关注?他们为什么要关注?商业上成功与否取决于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学术上的成绩也大致如此。研究并非自娱自乐,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科恩伯格指出,能撬动大福祉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应当以民族、国家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祉为依归。

具体到中国治理,诸多重要问题值得挖掘。中国经济腾飞过程中,各行各业里的优胜者如何成长起来?他们的奋斗历程包含着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那些资源禀赋不好的地区如何成为创新中心、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在社会治理领域,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安全网如何建立起来?又如何在困难与挑战中迭代?这些问题有助于回答第二个中国奇迹的奥秘:为何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了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张力十足、吸引力也很大,研究起来并不容易。但是难度丈量着研究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避免研究扎堆,反而能避免内卷化。

其二,新与旧。好的故事不断拓展研究边界。故事主题的转换应当以实现有序的学术积累为目标。然而,当前研究跟风问题很严重。西方话语体系里重要的、数据易得的、别人发表过的研究题目,很容易成为模仿的对象,不管它们是否真的重要。去年我们选过一些生僻的主题,例如殡葬改革和野生动物保护政策。这种看似生僻的题目其实才是可能的学术生长点。同理,如果研究手机行业,研究小米和华为可能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它们是媒体的宠儿,而静悄悄地在非洲扎根的传音才是更好的选择。

其三,内与外。笔者曾经给一个英文刊物投稿,编辑拒稿信中的一段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你论证问题重要性时,总强调它在中国的规模、波及面和严重程度。某国的一些学者也经常觉得他们国家重要的问题别人就必须得关心,这种自我中心式的论证没有什么力量。我们在研究案例时,似乎也应该考虑一下故事的比较维度:它的特殊性和相似性分别是什么?完全特殊和完全一致的故事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的故事中有哪些语境的特殊性,有哪些前提与假设?其他国家的读者会不会关心我们的故事?将他者纳入视角,有利于我们精准定位故事的框架。

其四,薄与厚。好故事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时笔者喜欢做逆向工程,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出来的。比如毛泽东对佃农生活的调查:“田锄一把。三斤半,八角七分五厘。可用五年,每年含钢一次七分(二百三十文),共含钢三角五分。五年共一元二角二分五厘。每年二角四分五厘。”从这段话可以反推出,毛泽东当时下的功夫有多深。这些调研不仅使毛泽东对革命形势的判断非常精准,而且留下来非常宝贵的社会史资料,至今读起来仍然很有生命力。路风教授对高铁、对京东方等案例的研究无不经历数年时间。研究的厚度最终转化为影响力。只有泡在实地里,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才能达到经验饱和的程度。故事轻薄,行而不远。

(三)结语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但无疑我们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近代以来的衰落曲线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出现了大扭转。研究者需要问一下自己:我们的研究是否对得起这个时代?我们的后代回顾这段学术史,会下什么样的定义:虚假的繁荣?忙碌的平庸?

我希望后人能给我们这样一个评价:他们既留下了丰厚的财富,又留下了精彩的故事。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刘军强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