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讯 7月8日,2025年江苏省教育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举行。围绕“践行教育家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主题,与会学者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教育强国建设、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变革、教育经济学的现实困境等话题进行研讨。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表示,推进教育经济学研究,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面向教育现代化,要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增强理论创新的自信,注重用事实和数据支撑论点,推动教育决策从经验判断向科学论证转变,强化学科交叉的多样性,让教育学的思辨性与经济学的规范性相得益彰。教育强国必然是教育研究的强国,要遵循“研究先行”的发展逻辑,将教育研究摆在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理事长杜育红提出,要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进一步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要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帮助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网状知识结构,不仅可以理解概念节点,还能激活概念之间的关联。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理事长黄斌认为,教育强国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石,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强国建设有着密切联系。正处在关键转型期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要聚焦时代需求,推动研究议题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教育宏观政策研究、教育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特色研究范式。促进人才集聚,打造学术高地,助力江苏成为教育经济研究人才发展的先行区。提升培养质量,夯实学科基础,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使教育在国家教育重大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议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主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商学院承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