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江苏省社会学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与江苏社会学新作为”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30周年会议在南京举行。与会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江苏社会学新作为,从文明发展、智慧社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视角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助力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发展。
从文明视角研究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迫切需要社会学加强学科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主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两个结合’‘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重要概念,把文化、文明视角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思考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人口分布,更是一种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明形态。要破除“文明与野蛮、蒙昧对立”的分析框架,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之间虽有差异,但无优劣之分。文明的存在与发展需建立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民享有自由生活权利的基础上。破除“文明冲突”的新冷战分析框架,不同文明间的关系本质上应是交流互鉴、和谐共生,而非零和博弈。
“在全球化时代,每个民族和每种文明都需要探索新的相处方式。”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高峰提出,人类的全球共生条件已经形成,但全球共识尚未达成。共生主要涉及经济问题,而共识则反映文化问题,即需要在价值观、制度和历史文化上实现相互认同,并涉及人的心理状态。
“经济发展是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但若无足够的人口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素质,经济社会发展便无从谈起。因此,发展经济需瞄准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沙勇表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大幅提高民生保障领域的社会支出,从而形成民生保障、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
以数字技术创新基层治理
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空间、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正逐渐形成以人为中心、人与万物互联互通的‘人机物’三元新型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科学领域相应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亟须关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宋林飞表示,人工智能嵌入型风险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新对象。应增强智能社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视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发和应用中的嵌入型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近年来,江苏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网格化和智能化治理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社区工作者数字技能不足、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缺乏统筹等问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卫建议,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数字素养,加强智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和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拓展物联网、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在治理场景中的应用。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汪倩倩表示,淮安“码”上议方式这一数字基层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实现了基层民众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共同性在场”和“全时域互动”,但必须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挑战。在推进数字治理过程中,既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协商民主的运行难题,又要结合技术—组织—环境的互构关系,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警惕“数字鸿沟”“沉默的螺旋”等信息技术带来的副作用。
谈及人工智能应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马继迁通过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产生替代效应,会一定程度缩减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要根据人工智能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现精准预警,健全劳动者就业保护制度,优化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会议由江苏省社会学学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