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07 09:17:00

4月22日,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协办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田野工作坊在江苏溧阳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新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入手,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路,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已成为重要时代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调研中发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县域以下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活文明的重要阵地与空间,发挥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萧放认为,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可为。在此过程中,要科学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道德建设的关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观念、习俗融合发展的关系,三是家庭文化建设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协同共进关系。

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符合各地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实际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城市,溧阳市创新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融合发展道路,描绘出“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寿比南山”的美好画卷。中共溧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俊认为,坚持城乡文明一体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据他介绍,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承担了城乡融合发展等1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坚持城乡环境面貌共同改善、文明素质共同提高、治理效率共同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都市文明与田园诗意深度交融,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发展

与会学者认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乡村,应当坚持“两个结合”,加强城乡精神文明田野调查研究,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索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中国社会的传统底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黄振华提出,乡土中国是以农业为根基的社会,并形成“以土为生”的生存理性、以文化人的治理法则、以德为重的价值取向。应当高度重视传统价值的发现和挖掘,并构建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联结,通过二者内在的平衡机制和主观能动的调整,弥合二者之间的张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唐忠毛谈道,乡村是一个动态变迁的多元空间概念,随着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秩序、文化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村民的身份、职业、价值观、日常生活与文化机制也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信息化时代,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为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是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和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特定时代民众的行为观念、精神追求。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看来,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活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文明应当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提出,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民俗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非正式的制度建构有着突出的优势,其关键在于以民众为主体,能让民众认同、自觉践行,避免文化建设浮于人民生活之上。在实现机制上,可让新乡贤作为文化中间人,以传统节日作为社会整合机制,尊重、鼓励民众的自发文化活动。

德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村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应有效发挥德治的作用。在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兴宇看来,乡村德治是当前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亟待提升的环节之一,其基本逻辑指向于乡村教化和凝聚人心。在考虑国家治理资源有限性与优先性这一基本前提下,应当关注培育乡村公德、乡村志愿性德治组织等德治实践的经验路径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通讯员 王颖 张梦瑶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