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适应新常态与培育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5-05-13 10:30:00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后,其动力机制、产业结构、发展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步入更高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的根本标志,就是我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是发展的大逻辑,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规律使然、历史必然。经济发展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新特征,要求社会系统作出新的调整、新的适应。新常态催生着新生态,新常态呼唤着新生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再塑山清水秀的新的自然生态、重构风清气正的新的政治生态、培育平和自信的新的社会生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类的一切都是自然界赐予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自然界就赐以人类福祉;违背自然、破坏生态,自然界就给以人类教训。传统工业化缔造了夺目的工业文明,但没有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齐飞共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家独唱,未形成协奏合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十分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但客观地说,也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工业化带来的弊病。现在,资源高消耗问题、环境重污染问题、生态退化脆弱问题已经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关注生态环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期待良好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社会:“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经济新常态是换挡转型、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迫切要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迫切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树立生态文明责任意识,让每一个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要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划定生态红线,铁腕治理、重拳出击,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对姑息纵容渎职者严肃问责、严厉追责,确保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简单地说,政治生态,就是从政环境。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从政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政治生态领域乱象丛生、怪相林立。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圈子主义、山头主义盛行,明规则束之高阁、潜规则大行其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触目惊心,官场上邪气、瘴气、戾气、匪气滋生蔓延。近年来暴露出来的系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透视和印证了政治生态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政治生态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那是根本上出了问题。什么是良好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一定是团结和谐、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景象,一定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景象。

  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要铸好理想信念这个灵魂,立好纪律规矩这把戒尺,用好反腐倡廉这一武器。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精神追求,用理想信念引领政治生态,打牢政治生态的压舱石。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塑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要把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根本的规矩。要严肃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用纪律规矩规范政治生态,筑起政治生态的防火墙。腐败是滋生在政治生态中的毒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铁拳反腐、重典治疴、利剑高悬、除恶务尽,用反腐倡廉驱散政治生态中的雾霾,让从政环境清朗碧亮起来。

  社会生态是一个社会风气状况、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社会生态折射社会结构的变迁变动,透射不同群体的诉求期待,映射社会成员的取向追求,是社会现实的反射器和晴雨表。良好的社会生态,对于一个社会有序运行、良性运转至关重要。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日益凸显出分众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社会生态在总体呈现趋新向好景象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痛心的现象。有的道德失范、人情冷漠,有的诚信缺失、信用缺乏,有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有的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有的低俗媚俗、趣味低级,有的解构经典、揶揄崇高,有的心理空虚、精神迷惘,有的心态扭曲、情绪偏激,等等。这些不良心态和负面情绪,既有道德层面的,也有价值层面的;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行为层面的。如引导不当、疏导不力,任其累积、任其发酵,就会毒害人们心灵、恶化社会风气,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

  适应经济新常态,社会生态要主动做好调适矫正工作。塑造良好社会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社会生态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缺乏科学信仰的支撑,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壮人们的“精气神”,激发人们善良的道德意愿、向上的奋斗力量,引导人们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追求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生,使每个人从内到外都散发出一种正能量,使整个社会都传导着一种新风正气。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消极社会心态的调适工作、对抗社会心态的矫正工作,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促进社会情绪表达畅通,防止不良社会情绪累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发展。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是引导和调节社会生态的重要杠杆,要从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上构建起社会生态的刚性机制,用良法善政保障社会生态始终朝着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