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创意搭台:老旧厂房变身文化空间
发布时间:2020-10-10 10:14:00

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积极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创意园区、成都东郊记忆音乐园、西安老钢厂文创园、武汉汉阳造艺术区等。

这些在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文化产业园区既是城市的工业遗存,也是城市的文化富矿,不仅成为文化产业新的聚集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也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地标,推动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未来我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还需要广阔承载空间,亟须推动闲置老旧厂房的保护性利用和创新性改造,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型文化空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推动城市风貌优化,增强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

老旧厂房是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加强城市有机更新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全国老旧厂房的文化再造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不断探索和提升的过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园区功能定位缺乏顶层设计,对老旧厂房空间利用缺乏整体规划,未能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主题。二是一些园区主导产业不够清晰,入园企业布局分散、关联度不高,未能形成明显的集群效应。三是一些园区未能打造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没有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就创新转化闲置老旧厂房、拓展文化产业园区空间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统筹考虑文化园区先发优势和老旧厂房空间优势。将老旧厂房转化为文化空间可按照四种模式定位:一是将园区升级为休闲和旅游景区,打造消费品牌地标;二是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园区内企业集群竞争力;三是提升园区自身文化品牌价值,赋予入驻企业效益;四是园区与企业协同发展,建设品牌化产业集群。依托上述定位,为加快创新转化,首先需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文化与商务、文化与休闲的深度融合,加大文化要素资源植入力度,如采用新型呈现方式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实现传统文化在园区的新型表达;同时要提升消费者、企业、政府、社会对园区的认知度,从消费品质、入驻企业质量、媒体宣传等各方面扩大园区集聚效应和品牌号召力,在园区环境打造、建筑设计、文化服务上创新理念和思路;此外还需充分发掘园区区位优势、建筑风貌和文化场景,传承和挖掘老旧厂房的工业文化内涵,鼓励小规模老旧厂房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鼓励大规模老旧厂房定位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街区等。

强调文化园区、老旧厂房与城市更新三者间深层次融合。为筑巢引凤,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培育过程中应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按照标准国际化、布局均衡化、设施现代化、风貌特色化的导向,实现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融合、功能融合和配套设施融合;二是推进园区业态精品化、集约化、多元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是立足于改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依据以上因素,可采取的工作措施包括:第一构建园区、老旧厂房、入驻企业和城市间的“文化共生系统”,形成发展规划、专项政策和扶持资金“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第二对接导入优质资源和项目,引进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平台企业、龙头企业、资质企业和社会网络,帮助园区建立和重构高效网络关系,提升园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第三利用好“去存量”后的城市空间,按照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历史价值等标准,对老旧厂房进行分级、分类,对老旧厂房二次利用的空间进行重新评估和审定。

构建文化园区社会效益与老旧厂房经济效益的良性生态。在老旧厂房转型文化空间的运营管理上需树立三种思维:一是科技思维,建立统一的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数据库,采取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方式,实现产业链的协调运作和完全透明化;二是系统思维,加强创意的依附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激活园区的创新活力和老旧厂房的商业活力;三是平台思维,打造园区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增强协同力量,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按照上述思维,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扎实做好老旧厂房的摸查统计工作,实现管理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其次加强科技支撑,引进或建设科研院所、科创团队、众创空间等,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导师,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再次推动园区内外产业链、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的横向整合,并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纵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秀文化创意企业,持续完善社会融资渠道;最后建设园区(基地)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体系,涵盖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引进与培训、展示推广、投融资等配套服务。

总之,我们要持续推进老旧厂房变身文化空间,遵循“高端引领、需求导向、科学利用、保护优先”等原则,努力推出精品示范项目,积极打造城市文化“金名片”,让沉睡的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陆园园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