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塑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17 17:15:00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这些论述为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当前,文旅产业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与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紧扣深度融合要求,拓宽发展新思路,打破时空限制和产业边界,通过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品位拓展,塑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融合转型为导向探索新思路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要强调旅游的经济属性,也要强调文化内涵;不仅需要有效的市场供给,也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务。只有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才能推动文旅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度挖掘并融合文化与旅游的内涵。把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补、互动、互利、互促的发展规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找准二者的契合处、连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推出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培育新业态。其次要立足实际、明确定位、深挖优势。以资源特色为方向,激活和融合特色资源,培育打造特色产品,将人文要素融入地区长远发展规划中,巩固强化整体功能,形成“1+1>2”的效果,增强文旅品牌的生命力、竞争力。再次要在保护中求发展,在传承中谋创新。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挖掘、优改造、精提升,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以“国潮”引领新风尚。发挥好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作用,创新展览展陈形式,开发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生动鲜活讲好文物故事,使文旅资源在保护与传承中惠及人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发挥好政府在优化文旅产业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引导,增强政策支持的精准度与有效性,优化市场环境,确保文旅产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有力支持。培育新市场是转型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旅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潜力和动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各类主体对市场的洞察力,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消费趋势变化和消费心态转变促使文旅市场分层化,自主、个性、定制成为旅游需求的偏好。文旅开发与规划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休闲城市、特色农业等文旅项目体验,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市场的活力。

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旅游业态、服务方式、消费模式、管理手段创新,让科技成果在旅游领域广泛应用,培育消费新场景,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数字技术能够驱动优质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催生出一系列广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以智能交互和沉浸体验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大大增强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进而提升文旅产品的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故宫VR游”“云游河南”“红飘带·伟大征程”等数字化创新案例,均展现出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重要作用。要将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数字化形式活化历史和人文之美,积极挖掘数据资产价值,进行有效的经营分析和精准布局。加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科技手段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综合运用浸入式声场、语音交互、眼球追踪、触觉反馈、表情识别、脑电交互等技术,为游客带来多维度感官的联觉体验。

以全域全链为依托拓展新空间

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界限,创造更多新场景、新体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发展。全域发展就是打破区域限制,着眼一盘棋布局、一体化整合开发,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共建共享,以文旅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文旅产业全域发展要重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文旅产品不够丰富、要素配套不够完备等问题。在文旅产业尚不发达的地区,要基于特色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以文旅聚人力、以文旅活人气的模式,为地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在文旅产业较发达的区域,要注重思路创新,整合跨地区优势资源,培育跨区域、跨行业、跨业态的复合型产品,打造多业态旅游综合体,推动美景聚点成区、连点成线。加强各个单一景点的扩容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实现“一点红”“一路红”到“全域红”。

推动文旅产业全季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文化多元,东西南北中各有特色,各地发展全季文旅大有可为。要将多彩文旅活动贯穿全年,积极构建全年长火的“季节经济”,更加重视挖掘夜间旅游消费潜力,培育夜间娱乐、特色餐饮、时尚购物等夜间旅游产业,实现全天候旅游。在文旅项目上,善于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融合互补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加多元的旅游项目,让旅游从“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实际,盘活资源,在消费场景营造、文旅产品供给、城市形象塑造、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化推广上全方位发力,让游客满意、群众受益真正落到实处。

推动文旅产业全链发展。文旅产业与经济发展关联度高,产业链较长,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联动密切,壮大文旅产业能够更好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强链、融合延链、要素补链等工作,提升产业链集聚力和竞争力,壮大头部企业、培育“链主”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培优做强文旅市场经营主体。持续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大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入乡村振兴、城市发展,促进更多艺术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体验性强、互动性多、参与度高的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培育体验经济等新增长点,繁荣乡村文化、建设人文城市,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以品质品牌为抓手展现新面貌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需要革新理念、更新模式、创新业态,特别是通过数字技术等的创新应用,让文旅产业铸就新的文化内核、焕发持久生机活力。

推进文旅精品化。当前,文化和旅游日益成为“小康社会标配、美好生活必备”,人民群众对文旅消费的需求已经进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新阶段,更加追求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就是“精耕山海,细作人文”。精品化是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备前提、必经步骤、必要条件。要把高品质文旅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通过文旅产业链全过程的“精耕细作”,克服规划粗简、资源粗劣、服务粗疏、管理粗放,构建高水平的文化旅游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项目和产品,真正实现文化旅游向精细化运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

打造文旅品牌IP。当前,IP已经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内核。IP以其独特性、创新性、代表性、主题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等特点,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夜游锦江、大唐不夜城,到《又见平遥》《遇见大庸》《知音号》等经典演出,深度融入了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让每一个文旅IP都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充分释放文旅IP的强大吸引力。特别是要加快打造文旅数字IP,加强开发和转化,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等业态,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是扩大文旅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文旅产业成功发展离不开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当前,文旅产品及服务供给仍然存在单一化、同质化问题,数量、质量、规模等与群众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需要针对不断细分的市场需求,顺应发展趋势、锚定多样化需求,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在提供精确化文旅项目、精准化文旅产品、精细化文旅服务、多元化文旅业态上下功夫。同时,用好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平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文旅名品、精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充分感受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壮美山川、发展活力,拓展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高献忠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