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项目动态
管理文件
文件下载
社科成果
社科动态
人才巡展
高校社科
图片新闻
相关链接
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
发布时间:2023-02-03 14:16:00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中国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繁荣富足的生活,而且期待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也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征。

揭示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吸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视角,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反观近现代以来,西方大国以一时一地的实力地位去看待和揣度世界。这种狭隘的思维方法是不科学的,既不利于摆正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处理自身发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前者容易产生民族中心主义的自私自利观念,后者则容易导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邻为壑等政策主张和政治实践,从而给世界各国和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甚至深重灾难。坚持胸怀天下,是从中国和世界的贯通中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联系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是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奋斗史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联系100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展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科学思维。

坚持胸怀天下,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当今世界,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但是,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新冠肺炎、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持续蔓延。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可以说,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我们要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

彰显人民性

“胸怀天下”的理念早已深深融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马克思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历史佳话。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坚持胸怀天下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致的,也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是一致的。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胸怀天下,才能领导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1840年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苦难境遇。自此,重整河山、恢复往日的荣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每一位仁人志士心底的夙愿。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都曾进行过奋争与探索,但是囿于自身阶级视野的限制,他们难以将整个民族的利益与前途置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中,一次次尝试终以失败收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真正能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者、掌舵人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义无反顾地坚持胸怀天下,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坚持胸怀天下这一推己及人、大公无私的气魄、胸襟与格局,是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也超越了当今世界各地仍然流行的各种狭隘思想、理论和政策主张。这样的原则与主张,迥异于近现代以来西方大国搞集团政治、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政治理论与政策实践,充分彰显出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道义优势。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鲜明反映了我们党胸怀天下的崇高价值追求,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对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促进世界人民的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致力实践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这一宏大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积极“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变世界”。坚持胸怀天下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胸怀天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出之于言,践之于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贯彻于长期的中国实践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很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中国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天下”理念,是以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眼光,通过真诚地致力于实践,促进自身与世界的共同繁荣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现行全球治理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得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要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体现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成功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主要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成功完成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主要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成功完成了继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出深入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仅关乎现在,也关乎未来;不仅关乎中国,也关乎世界。在今天这样一个面临各种挑战与全球性问题的时代,尤其需要中国以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了新的理论篇章,充分展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基地研究员)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徐刚   编辑:蔡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