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遮蔽了冬日的暖阳,已成为当前困扰我国生态环境的突出难题之一。有效破解雾霾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攻关,更需要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理论研究贡献。环境政治学就是一支应运而生的重要研究力量。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国环境政治学领域拓荒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
作为一门从政治学的理论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适当关系的新兴学科,环境政治学致力于阐明,生态环境议题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政治议题,不同政治主体对该议题的政治认知、权益要求和政治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传统政治关系、政治组织和政府体制的意识形态认知、政治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郇庆治认为,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认知与实践上的一个最明显变化就是,它已经从最初意义上的科学技术知识、技能不足(外部环境问题),到后来的经济法制规范缺陷(经济法治体制问题),演进成为今天的一个鲜活的民生政治议题。
近年来,郇庆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政治的国际比较、欧美的绿党政治、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与政策等。而过去一年来,他的主要工作是针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环境政治学视野下的系统梳理和阐释,尤其是阐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已经制定并实施的长远目标和行动战略。郇庆治认为,在环境政治学看来,生态文明建设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作为一种政治生态学话语,它蕴涵着对我国生态环境难题的系统性认知和应对思路,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构想;其二,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尤其是执政党(政府)的发展意识形态,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负效应,以改善执政成效;其三,作为一种政治思维方式或文化,它是具有强烈综合性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话语,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生产生活方式的精华。
“这三个层面上的不同解读方式,不仅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探讨的话语空间,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界定、归纳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问题。”郇庆治表示,我们已经超越了简单地认定哪些是生态环境难题然后重点突破的时代,相反,如何促进发展的绿化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面向未来的最大社会与政治主题之一,当然也就是我国环境政治的长期性主题。
针对目前频发的雾霾天气,郇庆治认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进路是充分发挥与强化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一方面,应该更加突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及其贯彻落实中的咨商作用。另一方面,应该着力推进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在生态文明公民或“绿色新人”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除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讲,更为重要的是,包括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史学、生态审美、环境社会学、环境人类学、环境政治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等在内的各种人文社科知识,应该更及时、更顺畅地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谈到2014年即将推进的研究,郇庆治介绍,他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将对不同学科分支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绿色变革促动潜能做更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从而有助于为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构筑一种更适宜的大众文化基础或生态。